<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南向新世力 現況與問題
學者觀點╱新住民是學習典範 非教導對象
  • 標準
  • sdg

學者觀點╱新住民是學習典範 非教導對象

2018-06-26 聯合新聞網/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夏曉鵑說,台灣新住民議題早期被粗暴地以「外國人問題」看待,社會充斥歧視及汙名化,如今全台已有廿萬新住民之子,新住民不再是「他者」,而是我們的一分子。

內政部推動「火炬計畫」,夏曉鵑認為,東南亞文化的學習不應囿限新住民子女,學校也不必專設「認識東南亞」的課程,而是將東南亞歌謠、美術、歷史、地理,自然融入一般課程中,不再區分你我。

夏曉鵑多年來與新住民姐妹接觸、成立南洋台灣姊妹會,發現她們各有擅長,也樂於貢獻,但在異鄉,要打破有形或無形的天花板,格外艱難。

她說,台灣有廿餘萬名東南亞新住民及五十萬移工,專業翻譯卻少到令人匪夷所思。在司法程序中僅規定最後一關法院需配翻譯,但從派出所、警分局、地檢署,每一關都有因翻譯出錯的可能性,加上現在的翻譯是無給職志工、或仲介公司委派,對當事人都較不利,外事警察則根本不會講東南亞語。

夏曉鵑建議,中央應統籌成立一支廿四小時專線電話,提供不同語言、不同專業背景的翻譯人力接聽,倘若在台東警方問訊,急需一名柬埔寨語翻譯,打通電話三方通話,技術絕對可行。但倡議許久,政策緩如牛步。

夏曉鵑說,一個成熟的社會,端看對待外來者的態度。她在加拿大擔任客座教授時觀察,校內設有一名專職的多元文化聯絡人,舉凡校內有對移民的不當言論、文化衝突或教材內出現對異文化的偏見,均居中協調。

令加拿大學者驚訝的是,台灣社會赤裸裸地談論移民二代素質改善,明顯涉及種族歧視,且混血基因更強、更優秀,不應是社會問題。實際上,台灣部分新住民子女學習較慢,原因是家庭經濟條件較差、資源不足,與天生資質或母親國籍問題並不相關。

夏曉鵑說,我們面對世界的窗戶只有英文一扇,當有非英語世界的人走進來,才發現台灣號稱的多元,仍舊薄弱,「不是教導他們,而是要向他們學習。」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