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南向新世力 政府能做什麼
新二代 絕對是台灣明日優勢
  • 標準
  • sdg

新二代 絕對是台灣明日優勢

2018-06-26 聯合新聞網/本報記者蔡惠萍

這一年來,台灣受困於兩岸經貿協議談判的不順遂,與其他國家簽定貿易協定多數又遙遙無期;在此同時,東協各經濟體不但已完成整合,其中越南更成為「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黃金交叉樞紐,使得以越南為中心的東南亞諸國,成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地區。

然而當台商紛紛搶進東南亞時,人才荒與文化隔閡卻也逐漸浮上檯面。弔詭的是,台灣明明擁有其他搶進東協國家所沒有的人口紅利─為數眾多原籍東南亞的新住民,以及他們所生養的新二代,能在南向布局扮演的關鍵角色。但這麼寶貴的資產,不但沒有被看見,反而還由於文化及社會因素,讓他們長期以來只被視為「弱勢」。

聯合報願景工作室所推出「南向新世力」的系列報導,正是要提醒政府與社會,如果東南亞已成為台灣避免邊緣化的新出路時,新二代正可以成為尖兵,也可以是最佳後盾。

近幾年,政府雖已開始關注新住民,陸續推出相關政策,但始終欠缺國家外交與經貿的戰略高度。

一手催生「火炬計畫」的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便表示,新住民政策橫跨教育、生活輔導、勞動工作權、人才培育等,業務散見各部會,台商的人才需求也沒反映在政策中。

目前與新住民直接相關的部會包括內政部、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文化部,但在現有政府架構下,只能各行其事,彼此無法銜接。例如,內政部移民署「火炬計畫」在國小端推母語教學,到了國高中就斷鍊;到了高教端,更幾近一片空白。

而當新二代踏入就業市場,即使有心往東南亞發展,也只能由求職者與企業相互媒合,欠缺政府所能扮演的積極角色。

政府未來除了應成立跨部會的新住民政策統籌單位外,各部會的新住民政策還必須作上下游的整合,才能有效創造誘因。例如教育部應鼓勵大學設立新住民二代獎學金,並結合企業提供實習機會;經濟部則可提供有志南向新二代的職前訓練,儲備人才,甚至媒合就業平台,不僅幫助新二代更快圓夢,更能解決台商求才的燃眉之急。

隱身在台灣各個角落的新住民,之所以沒受到應有的正視,源自於文化差異以及薄弱國際觀下形成的刻板印象。但令人欣慰地,我們也看到有遠見的民間團體與有心的教育工作者,正努力縫合這道鴻溝,類似「外婆橋計畫」的推動成效,已讓我們看見曙光,證明只要用對方法,文化融冰也可能就在轉瞬之間。

絕大多數的政策,總趕不上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現況;而良善政策的成形,通常也需三五載時間。

目前,多數新二代尚在求學階段,若政府希望這群茁壯中的孩子,能透過有計畫的培植,緊密鏈結與「母」國的關係,進而在未來成為開拓東南亞市場的尖兵。相關政策的研擬與推動,此其時也!

新二代,絕對可以是台灣明日的優勢,只要從現在就開始行動。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