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山林保護 土地復育
台灣篇/借鏡日本 友善土地…慣行農法該改了
  • 標準
  • sdg

台灣篇/借鏡日本 友善土地…慣行農法該改了

2018-03-29 聯合新聞網/聯合報/記者侯俐安/調查採訪

「友善土地」是農業最根本的價值,沒有土地、何來生產,但是沒有農政單位的中心思想,空洞的名詞對消費者來說,太遙不可及。

事實上,歐洲一些國家早已落實生態補貼。鄰近台灣的日本,環境省、農林水產省,類似的制度已落實十餘年,明確的標章、初期的補貼,讓農民得以跨越門檻、兼顧生計,地方政府添入生態調查,讓水田生物多樣性成為指標,從市場機制、行銷策略,打出無毒品牌、帶進生態指標,讓白鸛等指標物種成為代言人,逐步深入人心,這才是真正達到友善土地。

近年,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喊出「農業加值」,希望翻轉農業目標從「生產」轉為「價值」,陳保基提出地產地銷,結合在地文化,盼小農團結。

政策方面,除了活化休耕地,也計畫將過去以量計價的保價收購制度,逐步轉向以面積計算的所得給付;最近更將著手,擬將兩萬戶吉園圃,輔導走向有機、產銷履歷,拓寬產地標示。

稻米是華人主食不可或缺的主食,台灣生產稻米年產值約三五○億,據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計算,若將糧食安全、生態環境、文化價值及景觀計入,這些「非市場財產值」總計超過兩千億,國內卻極少關注各類作物背後的附加價值。

有機農業絕非一蹴可幾,但環境正在受傷、土地發出求救,從慣行農法跨入有機農業,卻是那麼遙遠的距離時;在這之前,如何提供誘因,增加行銷與品牌管道,讓農民嘗試轉為「無毒」農法,民間已在嘗試帶入生態概念,提出另一項選擇。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