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世代 青年尋路 首部曲:搶救人才
人才大戰 產學落差不見舵手
  • 標準
  • sdg
  • sdg

人才大戰 產學落差不見舵手

2018-07-01 聯合新聞網/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去年年初,經濟學人年會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當天中國大陸四十多所大學負責人前往現場「搶人才」。雖然全球深陷經濟風暴、失業率創高,但各國「搶人才大戰」卻如火如荼進行,鄰近的新加坡、韓國、香港,甚至以色列都將人才視為國家經濟轉型發展的唯一機會,全球實已進入激烈的「搶人才大戰」。

台灣「溺水式經濟環境」

但在台灣,國家的人才戰略還是茫霧萬里。同一年,聯合報系舉辦的「台灣產業的機遇與挑戰」高峰會上,企業大老為學用落差、人才培育困境憂心忡忡。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痛陳,國內教育脫離產業需求,電機系畢業生不懂馬達,新進員工搞不懂一百一十伏特與二百廿伏特差別,「一插上去就燒壞機器」。工總理事長許勝雄直言,台灣正面臨「溺水式經濟環境」,大學畢業生薪資十多年來沒成長,反下滑超過百分之三,主因就是產學銜接不良。

進職場 所學派不上用場

原來,多年來,太多年輕人在校學的東西,進了職場竟用不上;更多技職體系的學生,為了拚升學而放棄學技術、更不懂實作。學以致用,已成幻影;產學落差,反而成了台灣人才發展的最大夢魘。

挖人才 挖到台灣的牆腳

馬英九總統也曾坦言:「台灣已成陸、港、星、韓等競爭對手的人才庫,不斷來台挖角,對台灣的長期發展非常不利」。中研院、經建會、國科會雖提出人才危機的各種對策或方案,從開放世界百大的大學畢業生來台工作限制、廢除「反肥貓條款」、放寬重點產業的外勞比率等;但民間、立院有不同立場和考量,政府部會也不同調。而人才培育更成產業界的「最痛」,教育制度下出來的年輕人進了企業不堪用,而年輕人進了企業,才發現學校教的東西用不上。

數字顯示,台灣的海外人才資料庫已空、二○一○年留美學生只剩兩萬四千八百人,創十年新低。年輕、高學歷者的失業率降不下來,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達百分之十二點六六,大學以上程度失業率也有百分之四點五八。

產學失衡造成許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薪資水準多年原地不動,另一方面本土人才不斷流失、海外高階人才卻進不來,人才困境已成我們最大危機。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指出,「人才戰略」決定「國家戰略」,美國成為全球科技、金融大國,關鍵就是「廣納全球人才」,造就美國不斷創新的最大成就。

而鄰近大陸近年推出「千人計畫」、「萬人計畫」向全球菁英招手,新加坡推出技術移民,提供稅負減免,打造「人才、產業配套、市場開發」三部曲;韓國更為了面板技術大舉向日挖角。但反觀台灣,還看不到整體人才戰略,企業更是意興闌珊。

話重點

許勝雄(工總理事長)

大學畢業生薪資十多年來沒有成長,台灣正面臨「溺水式的經濟環境」。

翁啟惠(中研院院長)

教育部、國科會、經濟部三方橫向聯繫不足,人才問題不是單一部會可以解決。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