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待用餐愈來愈豐富,因為裡面有八八風災受災戶、勇敢戰勝病魔、胼手胝足辛苦創業等業者的愛心加入。
嘉義市瀋陽小館老闆巫欽明罹患牙齦癌,切除部分下顎,走過兩年抗癌路,戰勝病魔,今年初經營餐館。看到聯合報待用餐報導,立刻聯繫家扶,每天提供十份待用餐,包括炒飯、青菜、蛤蠣湯等,昨有三名貧苦老婦領取,他笑說「做好事,心情舒坦」。
七十歲黃雪裡丈夫過世後,到學校當工友拉拔三名子女,長子歐陽卓仁開店「歐陽奶奶火雞肉飯」,提供五十元火雞肉飯便當,希望幫助弱勢民眾,「熬出頭,就該回饋社會」。
嘉義縣太和社區發展協會前任理事長郭芳源開的「愛琴雅築」民宿,八八風災倒塌,成為受災戶。他重新出發開「愛琴廚房」,響應待用餐,每天提供十份愛心便當,「十份餐點就能讓社會更好,值得。」
台南市永康區正一便當新開張,在門口設看板,提供待用餐券,需要者拿餐券就可入內用餐。
老闆許僑煌、劉家伶夫婦創業維艱,仍決定幫助更需要幫忙的人。許僑煌說,早年也是有人拉了他們一把,才有今天,「做這點小事談不上回饋社會」。
彰化家扶中心社工昨陪弱勢家庭小孩到和美鎮八方雲集鍋貼店用餐,小朋友快樂心情全寫在臉上。徐姓單親媽媽帶著三名子女用餐,她說,很謝謝外界的愛心,讓她及小孩免費享用佳餚。
鍋貼店隔壁日出茶太連鎖飲料店黃姓女店長,聽到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也要加入愛心商店,弱勢孩童只要到店裡,都會提供免費布丁奶茶。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