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基金會整合全台待用餐店,建置資訊平台,本月廿日上路後,商家紛紛響應。四天來,有近四十家希望加入「家扶好鄰居,愛心待用商店」。
「每家店各出一點力,就可讓很多人受惠。」新竹縣莊記牛肉麵老闆莊寶珠看到聯合報報導「家扶好鄰居待用餐」,連繫新竹家扶中心希望加入。
莊寶珠是單親媽媽,帶幼子創業,從騎樓起家,成為人氣店。她說,創業路上有許多貴人相助,如今有能力回饋社會是福氣,希望送溫暖給需要的人。
嘉義市中正路一間沒有店名的早餐店,也加入待用平台,老闆阿蘭每天提供蛋餅、三明治等十份待用餐,還允諾「能力範圍內,讓受助對象吃到飽」。阿蘭是單親媽,孩子還在念高三、大一,經濟壓力不小,但她說「樂意幫助更多人」。
彰化縣一名不願曝光的便當業者,每天免費提供兩百個愛心便當,透過立委林滄敏服務處及當地光華里長發放,至少提供一年。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長蕭琮琦表示,本月廿日全國愛心待用店同步實施後,愛心停不了,部分已執行愛心用餐的團體也有意帶著一、兩百家愛心商店加入。
基金會每周彙整全國愛心待用餐商店資料,上網公告,民眾只要上家扶基金會網站,就可一目了然。
家扶表示,之前愛心待用商家全台近八十家,待用餐平台廿日正式上路,四天下來又新增近四十家,目前全台已破百,每家都有「愛心待用商店」掛牌,有需要的民眾,可透過網路或電話查詢;考量部分民眾未必有能力上網獲得資訊,將透過社工宣導,並與里鄰長接洽,讓資訊更深入社區。
台中一家愛心便當業者說,每天備料時心情有點矛盾,希望每天都有人上門來吃待用餐,讓她有機會幫助需要的人,但又希望備而不用,表示「沒有那麼多有困難的人」。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