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台灣快轉 願景回響
社論/關鍵兩年…儘速組成戰鬥隊形
  • 標準
  • sdg
  • sdg
  • sdg

社論/關鍵兩年…儘速組成戰鬥隊形

2018-07-04 聯合新聞網/聯合報/社論

從民進黨執政時代,到如今馬總統已經進入第2任期,過去10年來推動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一直是不分藍綠政府的重點工作。特別是這兩年韓國率先與美、歐完成FTA,又啟動與中國大陸的協商,更使得馬總統在雙英辯論時,拋出親自領軍推動FTA的口號。不過,要在FTA競賽逆轉勝,最需要調整的關鍵,是政府「怕痛、閃避」的心態,並組成層次分明的戰鬥隊形。

改變「怕痛、閃避」的心態,是第一要務。以美牛案為例,2008年,民進黨政府有意開放豬肉添加瘦肉精,結果在豬農上街後,便因怕痛而閃避退縮。4年後的今天,馬政府似乎展現堅持到底的氣魄,開放美牛進口,但是否真能貫徹,仍然未知。

瘦肉精只不過是洽簽FTA時,可能遭遇困難中的九牛一毛;試想若是今天果真與美國談起FTA,非但沒有牛豬分離的空間,連目前平均12%的農產品關稅,都需要予以消除。屆時的反彈,恐怕就不是豬農上街、反對黨夜宿主席台而已。高舉自由化大旗很容易,政策藍圖更是滿滿一桌,但要在落實時遇痛不退,才是真正關鍵。

韓國現在令人敬佩稱羨的成就,正是歷經了類似痛苦過程後的果實。曾有韓國學者戲稱韓國這樣的局面,是「4個農業部長、2個總理、1個總統」換來的成果,固然是戲言,但也反映出在FTA競賽中要逆轉勝,必須付出的淚水與汗水。從美牛案中,我們還感受不到超越韓國的氣魄;要追平都有困難,逆轉勝或許只是妄想。所以政府第一個需要的,是「不怕痛、不閃避」的堅決與毅力。

要貫徹「不怕痛、不閃避」的決心,陣仗隊形也很重要。目前政府負責推動FTA的架構,非但執行層面有所不足,上層結構也有改造的需要。在韓國的經驗中,為了推動FTA,前總統盧武鉉於2004年發布了「完成FTA之必要程序」總統訓令,明確開展了上中下層的戰鬥陣仗。最上層是由副總理主持的「對外經濟事務部長會議」,作為選擇洽簽對象、談判時間、開放程度等主要策略。在結構的中層,則分別成立了由貿易部長主持的「FTA推動委員會」以及「FTA諮詢委員會」。前者由各部會次長作為委員,負責跨部會的策略擬定、協調及推動事宜;而「FTA諮詢委員會」則網羅了產業代表及學者專家,以提供FTA對策及因應上的諮詢意見。

日本也於2010年組成「全面經濟夥伴關係閣員委員會」,並由首相擔任主席,內閣全體閣員為成員,作為推動FTA之最高決策機構,並陸續舉行「FTAAP、EPA內閣會議」及「副大臣幹事會議」等。更特別的是,經產省、農林水產省及外務省等主要部會,均陸續成立「FTA推動本部」,作為部會層級推動FTA的基本單位。

相對於日韓,我國目前FTA跨部會協調,仍然仰賴因加入WTO而成立的「國際經貿策略聯盟工作小組」。這個小組雖由行政院副院長主持,但從其名稱及過去運作情形,外界看不出其與推動FTA及自由化的關聯性,更欠缺與產業、學界及社會溝通的功能。在中下層結構中,目前負責對外談判的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在政府組織改造後的定位不明,各部會也沒有成立推動FTA的任務編組。簡單的說,目前政府的FTA戰鬥隊形並未成形;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日前呼籲政府儘速成立「推動FTA專業委員會」,絕對有其必要性。

總之,面對各國FTA賽局發展愈來愈快,各界越來越急;如何讓未來關鍵兩年,台灣快轉,甚至逆轉勝,政府需要的,是「不怕痛、不閃避」的FTA戰鬥隊形。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