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觀點 觀點新世代 世代
我們正在努力 創造不必躺平的未來
  • 標準
  • sdg
  • sdg

我們正在努力 創造不必躺平的未來

2022-03-24 文/成功大學研究生協會會長詹承翰

日前,成大研究生協會有幸邀請賴清德副總統,以學長身分回母校和學弟妹分享經歷及願景。當時賴副總統透過線上問卷,向學生發出提問:「大家未來想要從事的工作是什麼?」

在副總統提供的選項當中,41%的同學填寫了「躺平族,阿姨我不想努力」。這樣的結果不免令大眾擔心,年輕人是否逐漸變得自私懶散,不願意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只想舒服度日?

提到躺平族,我們都知道這一詞語最早來自於中國一篇「躺平即是正義」的文章,該文提到,中國年輕人遇到「階級僵化、高物價、過度崇尚物質主義」等現象時,加上工作的996模式、內捲化的情況下,對前景感到無限的失望。

  • 註1 996模式:中國青年對「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每周工作六天」過勞工作型態的簡稱。
  • 註2 內捲化:過度惡性競爭,無視效率與前景,導致事物不進反退。

所以,他們寧願過著一種極低慾望的生活,也不願相信「奮鬥能夠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不只中國遇到這種情況,鄰近國家日本、韓國也有對應的:「佛系」、「全拋」、「地獄朝鮮」等名詞,形容當代年輕人的心境。但這情形,是不是也在台灣上演了呢?

畢業生資料照B

回到學生的投票結果,因為答案可複選,不少同學是抱持著「有趣」心態而投;或許還是有一部分同學希望藉由這個選項,表達我們這一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我個人私下認為,台灣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能不如中國部分都會地區,因此真正符合「躺平族」定義的學生,絕對比想像中少。

但在講座後半段的互動環節,我們依然發現:「學生對現狀,仍然存在著一些困惑與焦慮」。有人提到了房價及物價上漲、也有人提到了「學用落差」的情形。這些問題確實是年輕人的憂慮,且值得我們好好思考,整體社會哪裡還有進步的空間?

若要理解這一代的年輕人為何有偏向「躺平」的趨勢,我認為可用兩點分析:一是外在環境劇烈變動,資訊與價值觀的多樣性。近年的台灣,變動得比以往更加劇烈,不僅全球疫情改變了我們的國際定位,內部產業也正在進行一波劇烈的變革。

我們發現上一代的子繼父業、行行出狀元幾乎已經是過去式了。

新的產業在資訊化時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網紅、線上講師、小編、podcaster、youtuber等・・・・・許多行業更打著花俏的宣傳標語,讓國中、高中的學生在選擇上充滿了未知,擔心舊有產業面臨淘汰,對於新產業卻又無從得知是否有保障。

再者,在全球產業鏈中,台灣無疑是晶片製造加工的重要樞紐。尤其疫情時期,全球缺晶片,加劇了台灣產業「重理輕文」的現象。科技業前景一片看好,相較之下文、法、商管學院的產業需求,卻沒有顯著增加。

甚至有些工作,還受到疫情波及,出現衰退趨勢。許多具備專業能力,也相當努力的同學因為產業之間的差距而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危機。

在理工領域,又以電資相關人才的需求量最大,造成了電資人才過勞到「想要精神、身體上的躺平」。

其他專業領域的人才,則是頗有懷才不遇、時不我予,這種充滿無奈感的不如「躺平」之嘆。

另一方面,可從資訊多樣性解釋。如前所述,新興產業不斷增加,其中有些產業,確實是過去我們比較難理解的,如網紅、線上課程講師、創客(maker,又譯「自造者」,熱愛科技、實作與創造的人)等。

他們是自己的老闆,似乎沒有固定的雇主與上下班時間,可能都在家工作,這些在傳統社會眼光下,容易被貼上「不努力的年輕人」「在家無所事事」這樣的標籤。

但追根究柢,只是這些新興工作不太需要付出大量勞力,並不是沒有為了這個工作而努力。

再者,資訊傳遞飛速的時代,雖然讓我們短時間獲得更多知識,但是多元價值觀也讓我們難以分辨資訊的真偽。每當我們做出一個選擇,或是嘗試向網路上的陌生人詢問想法時,不論生涯、職涯規劃,或生活、感情,往往「負面回饋遠比正面的多」

久而久之,我們可能不只是懷疑自己的選擇,甚至產生了「無論怎麼選擇都不對的念頭」,進而放棄了選擇;即便選擇了,心中的無力感、渴求被認同的期待,仍無法消除。

最後,若有人認為這一輩的年輕人,真的沒有上一代拚命,我倒覺得,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多虧了上一輩的人辛勤地為了台灣打拚,提升我們的經濟水準,才能造就這一代能在工作之餘,有餘裕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若有年輕人看上去不太努力,也許只是他的生活規劃和大家認知的不同,在現今多樣價值觀的社會下,這些生活價值都應該被包容與尊重。

雖然從各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還不算真正的「躺平族」,也不希望自己成為「躺平族」,但不可輕忽的是,當前的社會環境,的確迫使我們逐漸向這方向接近。

即便世界變化的如此迅速,我們需要花比以往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即便我們的前途不再確定有保障;即便周圍的聲音不斷質疑我們所做的決定,我們還是需要掙扎著,努力去面對。

由疫情、戰爭帶來的世界變化前所未見,在這樣的動盪變局中,我由衷希望,這個社會不再用「躺平族」標籤來指責年輕人,而是以更關心、包容的方式,來陪伴這群迷茫的年輕人一起成長蛻變。

我們年輕一代也應該追求,改善出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一起攜手共進,成就共好。

畢業生資料照C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