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觀點 採訪線外 採訪線外
為什麼中小企業不是排碳大戶,卻要積極投入「零碳轉型」?
  • 標準
  • sdg
  • sdg
  • sdg

為什麼中小企業不是排碳大戶,卻要積極投入「零碳轉型」?

2022-05-03 記者/周妤靜
編按: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全球企業都像加入限時賽,趕不上法規或供應鏈要求就淘汰。台灣許多中小企業連第一步「碳盤查」都沒做,要如何迎戰這場生存遊戲?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經濟日報共同製作「減碳限時賽」專題報導,剖析產業現況及實戰指引,陪伴產業走過轉型陣痛期。專題出刊後,記者回溯採訪歷程寫下此文。

談產業減碳,為什麼要瞄準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資源少,可能達不到品牌大廠的減碳要求,或被徵收很重的「碳關稅」,進而失去生存機會;中小企業的話語權小,「零碳轉型」的困難與需求可能遭到忽視或被埋沒⋯⋯這類對「淨零」的焦慮感已經充斥在各大媒體採訪中。雖然現行法規還沒強硬要求未上市櫃的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100%使用綠電」。

知識就是力量,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未知,及無限膨脹的焦慮感。〈減碳限時賽〉專題報導中,願景工程、經濟日報聯合專訪環保署、工業局、標檢局等規範或輔導產業碳盤查、取得綠電憑證的政府官員,釐清本土查驗機構能否與國際接軌如何幫助中小企業買到綠電憑證碳盤查計算機的用途等對中小企業來說,相當務實且迫切的問題。

我們也專訪「零碳大學」的發起人,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了解企業目前如何「自救」,並實際走訪五家企業,報導中小企業減碳的進展。

這次專訪的五家企業都深信,「碳盤查」不是為了應付法規政策、拿到認證而已,而是體現ESG,成為永續企業的必要途徑。採訪這些行動者後,我們列出「碳中和步驟」,希望實用的指引能「接地氣」,也讓讀者更好了解,實現碳中和必經的歷程。

當訪談進行到中後段,我發現減碳焦慮與挑戰背後,很重要的前提:互利才能共生的覺悟。企業必須將全球暖化視為共同的敵人,上下游一起合作減碳;這也是氣候危機下,令人期待的改變。

中小企業在龐大的產業鏈中,僅是數百家供應商的其中之一,碳排佔比可能非常少,意思是即使達到「碳中和」,為品牌減去的碳排量依然很少。但貢獻小,不代表不重要。產業要達到淨零,就是要錙銖必較,沒有人是局外人。若中小企業有成熟的節能技術、節能產品,甚至能成為助攻減碳的關鍵角色。

採訪過程中,我們詢問中小企業,國內外大客戶是否只是押著供應商的頭,恐嚇供應商減碳?事實並非如此,客戶其實會提供廠商顧問資源、成功案例與減碳工具,唯有相互扶持,才能讓產業生態共存共榮。不論政府、企業都不該忽視「零碳轉型」中落後的群體,甚至踢他們一腳。

中小企業在減碳進程中的角色,剛好可以投射台灣在國際間的位置。2021年,國際能源總署IEA/OECD出版的「能源使用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統計顯示,台灣2019年在能源使用的排碳總量是256百萬公噸,占全球排放總量的0.76 %。即使佔比小,還是必須要做。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這是全球的事情,我們要做我們的部分,甚至可以扮演關鍵角色。」如工研院國際所推估,台積電製造的省電晶片,2030年將幫助全球節能1700億度,約為生產用電的四倍以上。

為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2°C以下,全球包括台灣,已經有超過130個國家宣示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3月30日國發會提出台灣的「淨零路徑圖」,預計在2030年前為減碳投入九千億元。目前除了台灣以外,只有14個國家與歐盟(14+1)提出淨零路徑圖,這些國家大概都是第一次為了遠在28年後的目標擬訂執行計畫。

許多人質問:「我們到底做不做得到?」但這場2050年淨零碳排的限時賽,已經成為定局,再問「做不做得到?」的意義不大,真正的焦點是,2050年淨零碳排需要的戰略、佈局是什麼。

現在,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現實問題,需要密切關注。例如「公正轉型」的具體補償措施為何?「森林碳匯」該由誰來管?也例如專題提到,電力排碳係數不能不降下來,否則企業用電量再少,都會被高排碳係數扯後腿。

所有人都該關注、謹慎看待既有的資訊;武斷地看衰「淨零」的目標,大可不必。本次專題中的受訪者「州巧科技」,被歐洲知名家居品牌要求畫出明確的減碳路徑圖——2029年就要減碳80%、100%使用再生能源。我們問副總經理李逸淑,壓力大嗎?她說,有壓力才有成長,而且耐心很重要。台灣的中小企業展現的是韌性與決心,而不是失敗主義。

【減碳限時賽】數位專題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