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中會考社會科的考題中,出現一題有關「非籠飼雞蛋」的國際趨勢。題目指出歐盟於2012年起禁止境內農民以「格子籠」飼養蛋雞,且市售雞蛋必須標示飼養方式,接著詢問考生:友善雞蛋在台灣市占率不高的可能原因?
大考中心公布解答為「蛋品售價比較高」,讓長期推動友善飼養的公民團體及立委感到不滿。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寸舫筑表示,近年消費大眾日益重視動物福利,帶動蛋農轉型,非籠飼雞蛋(友善雞蛋)的價格已與傳統籠飼雞蛋不相上下,有些品牌甚至比籠飼雞蛋更便宜。
政府須引導產業進步 轉型為「友善畜牧」
寸舫筑指出,各國政府近二十年來紛紛制定「廢除格子籠禁令」與轉型措施,引導產業轉型,才是友善雞蛋能普及的關鍵,而非「蛋品價格」。
立委陳椒華表示,今年國中會考出現「非籠飼雞蛋」考題,提及動物福利,極富進步意涵,卻將「價格過高」歸因為市占率不高的原因,實為可惜;這也凸顯政府在友善畜牧政策引導上的不足。
陳椒華指出,台灣《食農教育法》已於今年正式施行,友善畜牧即食農教育的一環,主管機關農委會應制定「友善畜牧水產政策」,從源頭推動符合友善生態、動物福利的畜禽飼養方式;此外,也應效法歐盟儘速提出「廢除格子籠」的規畫,帶領產業進步。
寸舫筑表示,1999年歐盟決定廢除格子籠雞蛋時,境內僅10.3%為非籠飼雞蛋,與台灣目前情況相似,經過約十年轉型緩衝期,最終在2012年落實「禁止格子籠飼養」的政策。
目前農委會雖訂有「雞蛋友善生產定義與指南」,且提供「友善飼養」轉型的相關獎勵措施,卻仍缺乏前瞻性、積極性的政策。寸舫筑呼籲,政府應明確宣布台灣廢除格子籠雞蛋的時程,引領產業跟上國際趨勢。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廢籠」已是不可避免的全球趨勢,農委會應借鏡國際轉型經驗,於2030年淘汰格子籠飼養系統,避免持續落後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