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各種看見 親子之間 諶淑婷專欄
諶淑婷專欄:我希望女兒能活得自私、懂得計較
  • 標準
  • sdg
  • sdg

諶淑婷專欄:我希望女兒能活得自私、懂得計較

2023-04-26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作者/諶淑婷

只要瀏覽新生兒家長社團,就會發現即便到了2023年的今日,許多父母仍舊還有著滿滿刻板印象,認為生了女兒就能得到「貼心小棉襖」、可愛的衣服買不完,生了兒子就得準備耳塞和棍子,即使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不那麼吻合傳統社會的性別形象,還是有些家長覺得自家小孩是特例,然後期待下一胎能「遇到前世情人」,滿足自己「呵護女孩」或「被男孩保護」的奇怪幻想。

反倒是我在為托育人員進行性平教育課程時,這些五、六十歲的托育人員告訴我,他們每年遇到各式各樣的家庭,也發現同齡同性別的幼兒差異極大,所以不會對孩子們說些「男生如何、女生如何」的要求或批評。我很高興地告訴這群專業人員,他們陪伴孩子0到3歲的黃金時期,正好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只要他們願意跟孩子說話時,突破性別的框架,讓他們對性別有更多元的認識,這些孩子未來一定會很不一樣。

生了女兒以後,才發現性別歧視和差別待遇仍然嚴重

諶淑婷專欄:諶淑婷專欄:在這幾年無論我選擇做出哪些改變,都比原本的生活更累、更麻煩,要向更多人交代、說明、解釋我的行動與想法,儘管我知道,他們其實不是真的在意。圖/取自 MotionElements

這幾年我投入性平運動後,我一直思考有婚育之後的女性主義者,可以做哪些社會行動?例如我選擇居家生產、讓孩子從母姓,過年時單身放假,連假與伴侶各自安排行程、分開育兒等,有些已婚朋友不以為然,也有人十分欣羨,說自己也要試試看,單身朋友則問:「你怎麼有勇氣這麼做?

我想回答是性格使然?但初初結婚時,我也是努力讓自己融入傳統裡的女性,不管上班多忙,每個月擠出時間和伴侶回鄉待上整個週末,過年前兩週就開始打理年菜,然後除夕那天忙到只有吃飯時間才能坐著,初二還要「回婆婆的娘家」⋯⋯

若要說「覺醒」,或許是生了女兒後,在各種細碎小事上開始感到的不對勁,例如聽到別人說「女兒也很好」、「養女兒比較不累」、「怎麼讓女兒曬這麼黑」,或者是長輩口中稱呼我的兒子是「咱兜ê」(我們家的),女兒是「恁兜ê」(你們家的),一切都讓我意識到,社會對性別的差異,我必須以最大努力才能補成「無差異」。

我願意為了女兒,過著「不方便」的生活,去對抗那些習以為常的「方便」,我這麼說絕對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那種形容只適用於享受父權紅利卻不願有任何改變的男性,在這幾年無論我選擇做出哪些改變,都比原本的生活更累、更麻煩,要向更多人交代、說明、解釋我的行動與想法,儘管我知道,他們其實不是真的在意。

「自私」是為自己和其他女孩著想,對不公平的待遇認真計較

所以女孩在長大的過程,當然要自私一點,計較一點,要為了自己和更多女孩,爭取一個平等、安全、不婚育也能安心生活的環境。圖/取自 MotionElements

最近,我將這些問題的答案簡化成:「我希望女兒活得自私」,這句話或許會嚇到許多人,也會讓某些人感到不舒服吧?尤其在強調溫良恭儉讓的台灣,要以當個自私的人為目標,非常不容易。但我所說的活得自私,並不是指去傷害別人,或是獨善其身,而是重視自己的需求、看見自己的想要,承認自己的不要。

因為要活得自私,所以我希望女兒能付出努力,去改變讓她不滿的事,不要被無法改變的事影響身心;寧可辛苦地爭取權利,也不要私下酸言酸語的抱怨;她不是要強奪那個強勢的位置,而是離開女性的弱勢角色,這樣的生活方式會讓她的成長過程又累又辛苦,會被別人說一切都是為了自己,那又如何,有誰會批評過父權社會的男性怎麼能幾十年幾百年來都過著那樣的生活嗎?

因為要活得自私,我希望女兒不要怕被批評「幹嘛那麼計較」,我可沒有聽過有人對男孩說不要太計較,不要計較做多少家事,不要計較為什麼炎熱的夏季還要在制服裙內加一件安全褲;不要計較內褲被人看到了,還要被笑「好色」或「暴露狂」;不要計較職場上無聊的黃腔;不要計較餐會上幫男性主管倒茶夾菜。這些,我希望女兒都會計較。

如果有任何人看到了女孩的裙底而心懷不軌,是那個人的問題,不是女孩的問題;有人覺得女孩不來招待,就會茶不香飯不好吃,也是那個人的問題;家務分工不均更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所以女孩在長大的過程,當然要自私一點,計較一點,要為了自己和更多女孩,爭取一個平等、安全、不婚育也能安心生活的環境。

若有任何人批評,女性將自己視為生命的主體,就是太自私,不懂得要犧牲奉獻也是種美德,那些人一定是最自私的人,向來只要求別人犧牲,自己卻緊緊抓牢享受的利益不放,我猜,那些人大概一輩子都不做家事不下廚,偶爾做一點家事就抱怨得不到全家尊重、批評現在的孩子不懂敬老尊賢、女學生上學不想穿制服裙就是不得體,理直氣壯覺得圍爐、掃墓、團圓所有的傳統任務,都必須發生在男方家庭。

既然這些人對社會文明進步毫無幫助,那就將他們視為必然被淘汰的塵埃吧!我告訴孩子們,那些批評都與他們的生命無關,反正那些人執著於活在過去,但可愛的孩子是活在未來,只要他們知道為自己而活,突破傳統價值的有毒規範,每一個自私的行動,都會帶來無私的影響。

編輯/孫文臨

諶淑婷簽名檔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