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保特瓶可以重生為傘,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願景工程基金會發起「傘傘發亮」計畫,將中國信託、中華電信員工日常回收或淨灘的保特瓶製成雨傘,9月起將有6千支「保特瓶循環愛心傘」在六百家分行及門市供民眾借用,當你打開這把傘,就是在傳播永續理念,推廣環境教育。
願景工程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保特瓶重製技術在國內已有歷史,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台灣企業製作的保特瓶再生球衣就曾登上國際舞台,傘傘發亮再次使用這項獨特技術,特別的是還加入「合作、共好」概念。陳冲說:「面對世界性問題,不能單打獨鬥。」
中華電信財務長陳宇紳自嘲:「大家可能覺得公司怎麼派一個管錢的出席?」但中華電信為落實國際減碳趨勢,尋找投資人和事業夥伴都看重永續理念的契合度,財務和永續已密不可分。
中國信託金控行政長高人傑表示,金融業扮演催化企業低碳轉型的要角,「傘傘發亮」能讓全台中信用戶都能參與循環經濟、轉廢為寶。
台灣的垃圾回收率為58.8%,高居世界第四,代表回收塑膠在台灣有很高的「轉生」潛力。循環愛心傘傘面是由具有彈性的一號塑膠製成。記者會現場的「轉廢為寶」解說站展示保特瓶、塑膠袋、塑膠L夾等一至七號塑膠裂解、造粒時的狀態。
現代人早已失去修傘的美德,富雨洋傘董事長周淑秋表示,「買一支傘會製造10公斤的碳排量,修好一把傘的碳排量只有0.1公克,相差萬倍。」富雨洋傘創辦人林金順當場展現修傘工夫,一把因颱風而傘骨斷裂、傘珠脫落的雨傘,他用了70秒便完好如初。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循環經濟及回收再製流程,願景工程同步推出「還沒完,製造所——傘傘發亮」線上策展,以生活永續為主軸,與17個組織合作,推出「個人永續指數測驗」遊戲、「機智永續生活」、「圖解轉廢為寶」主題報導等內容。
民眾除了可以到企業門店借用愛心傘,也可以透過線上策展,了解綠色餐飲、二手衣穿搭、環境資訊教育,拉近與永續生活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