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大陸及美國,正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針對甲烷減排展開協商。專家分析,台灣非產油國,甲烷排放不是重點,但由於此次峰會可能針對去化石燃料管制有重大進展,此時對甲烷的全球管制,勢必衝擊台灣高度依賴天然氣的淨零策略。
正在參加峰會的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接受聯合報訪問時指出,各國已達成投入10億美元促進減少甲烷排放的協議,且至今有50多個不同國家地區的主要石油公司,簽署2030淨零排放協議,但不包括中國的石油公司。
范建得指出,中美達成共同減排甲烷之聲明𢓭,中方在拖延許久後只提出願景規劃,無具體具拘束力的規範,加上迄今參與淨零的全球石油公司仍然偏少,許多產油大國的公司未參加,因此在此次大會通過新的決議,來要求簽署國落實COP26的甲烷協議是「必要且可能」,但顯然關鍵會在中國的態度。
范建得解釋,衝擊程度取決於決議的實施期程、各國的規範鬆緊以及黑市的管制可能,「短期內應有成本增加風險,長期影響則會擴大,現在還不到能源危機那麼嚴重」。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