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公路正義2.0 專家體檢
影/獅潭、三灣彎道多 抓超速非解方
  • 標準
  • sdg
  • sdg

影/獅潭、三灣彎道多 抓超速非解方

2022-01-05 聯合報/記者周妤靜/苗栗報導

浪漫台三線聽來療癒,但根據二○一八至二○二○年道安資料,台三線苗栗縣獅潭鄉、三灣鄉路段,交通事故死亡率居全台第二、三。

苗栗警察局交通隊列出肇事原因,重型機車超速自摔自撞居多。這裡路面平坦,有多個連續彎道,吸引重機車友。採訪團隊與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吳祥瑀現場勘察時,幾分鐘就有重機壓低車身,傾斜過彎呼嘯而過。

這路段二○一八至二○二○年發生十九件死亡事故。「同一段路連續發生事故,就必須懷疑道路設計有問題。」吳祥瑀說明,台三線一○三公里處彎道潛藏陷阱:南下汽機車沿山壁右轉時,先遇上緩彎再因右側山壁阻擋視野,易誤判彎道深度,「對下個急彎反應不及,就可能失控衝到對向車道。」

佛號鎮煞 車禍依舊

在地人擔心騎士失速撞進家門,門口放輪胎防撞自保。山壁也掛大標語:「騎帥不騎快,請勿短程來回騎乘」;公路上也常見鎮煞「南無阿彌陀佛」廣告。官方、地方人士多認為應對之道是加強執法,卻輕忽改善道路設計。

吳祥瑀是重機愛好者,他指出事故原因,「主要是不熟悉路況」,馬路要有「防呆設計」,讓不熟路況的外地人能安全用路;騎重機並非交通事故的原罪。

前年公路總局苗栗縣工務段將四線道路瘦身為雙向各是一快車道、一慢車道,並在道路中央設置槽化線與交通防撞桿,工務段段長陳禎康說,「駕駛人發現路變窄、路中央有障礙物,自然會放慢速度。」但吳祥瑀認為還有改善空間。他指出,一○三公里處改為快慢車道後,原來開在外線道的駕駛不知道前方是慢車道,許多汽車緊急切換車道,造成風險。台三線道路未考量行人與單車騎士,行人和騎士只能擠在混合車道與山溝間。

吳祥瑀認為,台三線未考量人行道與行穿線的設計,缺乏人本觀點也是肇事因子。去年一月,三灣鄉前鄉長梁召明步行穿越台三線時遭撞死。最靠近事故點的紅綠燈行穿線,在一百公尺外。

吳祥瑀建議,縮減車道寬度,緩衝彎道之外,也讓出空間給行人、單車騎士,不讓浪漫台三線蒙事故陰影。

專家會診:道路缺人本觀點 縮減車道寬度,緩衝彎道,讓出空間給行人、單車騎士,浪漫台三線才不會蒙事故陰影。 ▌延伸推薦: 【公路正義10年後】車流沒達標不給裝? 偏鄉用多條人命才能換一支紅綠燈 【公路正義10年後】交通事故大魔王!失敗的道路設計 總要有人犧牲才改善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