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傳統製造業的低碳轉型挑戰與優勢:印度ENPRO Industries

2025-07-03

特約記者/孫玲

傳統製造業的低碳轉型挑戰與優勢:印度ENPRO Industries

為了面對國際市場以及企業永續發展,印度浦納的恩普羅工業(ENPRO Industries)積極推動轉型。圖片來源/SME Climate Hub提供

創業維艱,但開了公司後如何永續經營才是考驗。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存活壽命僅有約13 年,《經濟學人》的報告也指出,近年來全球企業愈來愈短命,平均壽命只剩下15年就可能關門大吉。

市場瞬息萬變,靈活轉型是中小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淨零碳排」是傳統產業的危機也是轉機,印度浦納的恩普羅工業(ENPRO Industries)就是積極推動轉型的中小企業之一。

恩普羅的創辦人卡克雷先生(Srikrishna Karkare)畢業於印度孟買理工學院,先後於蒲納的瑟馬克思集團(Thermax Ltd)與艾歇爾汽車(Eicher Motors)擔任機械工程師,1988年決定自行創業,與同樣有理工技術背景的妻子阿爾卡(Alka Karkare)共同創立恩普羅工業,專注於機械流體系統的設計與生產。

1994年恩普羅取得第一筆來自日本日立集團的國際大單,成為他們跨足國際市場的契機,至今他們仍是日立集團長期合作的印度供應商。30年來,他們持續拓展市場,已經將產品賣到杜拜、韓國、中東、歐盟等多個國際市場,超過4,000套專業設備,包含石油、天然氣、化肥、生質能等機械流體系統,目前恩普羅約有八成的產品外銷。

卡克雷在接受《Outlook Business》訪問時提到,面對國際市場,印度企業必須要向客戶說明自身發展方向,由於中小企業沒有董事會與股東的壓力,可以自行擘畫公司發展的願景。其次要持續擁抱創新技術,恩普羅是第一批導入3D數位設計的印度企業,至今持續運用創新技術為客戶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第三,「對國際市場與客戶來說品質穩定、產品安全及永續性是非常重要的。」

恩普羅作為能源產業的關鍵組件供應商,同樣面臨產業轉型轉型的壓力,二代接班人安奴傑(Anju Karkare)是恩普羅低碳轉型的重要人物,他帶領公司提出2050淨零碳排承諾。留學歐洲的安奴傑,熱愛馬拉松、登山、親近自然環境,並在公司內推廣騎乘單車與電動車通勤。

二代接班推低碳轉型,搶攻國際氫能商機

恩普羅的減碳工作先從盤點開始,導入先進的能源監控與管理系統,即時掌握工廠每一處耗能與碳排數據,同時在所有廠房的屋頂鋪設太陽能板,善用夏季長時間的日照來減碳。目前恩普羅總部大樓已獲得低碳建築認證,廠房的再生能源使用率達80%,大幅降低對碳排放。

除了使用綠能,恩普羅全面將燃油車改為電動車,並鼓勵員工儘可能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同時開始與印度當地的電動車製造商展開合作,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電化學氫能處理技術領域展開合作,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發展。

做為機械流體系統的專業供應商,恩普羅擁有熱交換器與壓力容器設計製造技術,原本多應用於石化、能源等傳統高碳排產業,如今則被用來推動氫能、生質能與再生燃料等低碳轉型的工作。例如,為歐洲的能源轉型計畫設計客製化的壓力容器,協助進行氫能儲存與輸送;或是在中東提供具備高溫高壓耐受性的熱交換系統。

根據永續報告書,恩普羅公司預計於2025年達到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淨零碳排,即自有工廠與能源使用完全零排放。2050年前將針對範疇三實現淨零碳排,是對整體供應鏈與產品生命週期的永續承諾。

透過淨零碳排承諾與低碳永續轉型的工作,恩普羅積極參與國際減碳倡議,拓展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已逐步獲得國際市場認可,這不僅是一種環境保護行為,也是攸關未來競爭力的產業升級,以在淨零轉型浪潮中站穩腳步。

恩普羅在減碳的工作上先從盤點開始,導入先進的能源監控與管理系統,並在廠房屋頂鋪設太陽能板,全面將燃油車改為電動車。圖片來源/SME Climate Hub提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