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願景永續周報:非洲氣候峰會落幕、中國推AI綠能爭2030全球領先、墨西哥美洲豹族群持續回升

2025-09-15

記者/陳美萍

願景永續周報:非洲氣候峰會落幕、中國推AI綠能爭2030全球領先、墨西哥美洲豹族群持續回升

非洲承諾加速再生能源發展,但仍面臨投資與人才不足;同時美國化石燃料補貼翻倍、中國擴張風能與太陽能,全球能源版圖正快速重塑。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Unsplash

願景工程基金會每周一推出「永續weekly」,蒐集國內外永續相關報導與新知,挑選五則國內外重要新聞,幫助社會大眾掌握最新永續發展。

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非洲各國正積極尋求以發展中國家為核心的應對方案。近日在衣索比亞舉行的第二屆非洲氣候高峰會順利落幕,與會各國一致通過《阿迪斯阿貝巴宣言》,共同承諾加速發展再生能源。

因美國關稅政策,中國製造商品的出口策略逐漸轉向非洲市場。今年8月,中國對美國出口驟降33%,對非洲的出口成長了26%。隨著非洲綠能時代來臨,當地將面對人才短缺與投資不足的雙重挑戰。

根據分析,美國化石燃料產業目前每年獲得的補貼高達310億美元,幾乎是2017年的兩倍。中國大規模建設風能與太陽能技術,是推動全球價格下降的主要動力。

英國海域章魚數量異常暴增,重創當地貝類產業。好消息是,墨西哥的美洲豹數量在過去15年間增加了30%。至於台灣高雄興達電廠近日爆炸起火,事故原因仍有待進一步釐清。

非洲氣候峰會落幕 千億美元綠能投資加速綠能發展

非洲氣候峰會通過《阿迪斯阿貝巴宣言》,並動員千億美元資金,加速再生能源發展,展現轉型決心。圖片來源/UNFCCC flickr

彭博社報導,第二屆非洲氣候峰會期望於COP30前凝聚統一立場,來自多國的非洲領導人最終通過《阿迪斯阿貝巴宣言》(Addis Ababa Declaration),將非洲定位為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的中心。

宣言提出三大行動重點:加速再生能源發展、建立關鍵礦產出產國聯盟以確保非洲在全球供應鏈中獲得合理價值、透過造林與生態修復合作保護自然遺產。這份宣言是具體的行動藍圖,將透過非洲聯盟監測進展與成效。

非洲多家金融機構與銀行在峰會期間簽署協議,計畫動員高達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會議中指出,清潔能源短缺、製造業能力下降,以及債務水準居高不下等因素,正阻礙非洲大陸的綠色增長。

這場峰會標誌著非洲由氣候危機的受害者,轉變為全球綠色轉型的關鍵推動者。衣索比亞總統塔耶(Taye Atske Selassie)強調:「非洲不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而是全球氣候解方的核心。」

(原文:Africa Laments Broken Climate Promises, Seeks Private FundsAfrican leaders seek to offer climate model after US pullbackDeclaration caps Africa Climate Summit 2 with call for investment, justice

非洲綠能陷資金技術荒,中國加速佈局

非洲綠能轉型加速,太陽能板進口量年增六成,但發電占比僅4%,核能發展仍受人才與資金挑戰。圖為肯亞奈洛比郡(Nairobi County)的太陽能板設施。圖片來源/Unsplash

衛報》報導,在太陽能快速發展與低碳投資成長推動下,非洲綠色經濟迎來新希望。非洲氣候峰會於衣索比亞首都登場,多國領袖齊聚討論綠能轉型。

根據智庫 Ember 資料,截至今年6月,有20個非洲國家創下太陽能電池板進口新高,進口量年增 60%,其中非南非地區更增長兩倍,主要來自中國。然而整體基數仍低,國際能源署(IEA)2023年的報告,非洲在全球太陽能發電中占比僅4%,比利時的太陽能板數量竟與整個非洲大陸相當。

《紐約時報》指出,2025年迄今,中國對非洲的貿易順差已達600億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總額,主力商品包括電池、太陽能板與電動車。隨著美國關稅限制影響出口,中國企業逐步將貿易重心轉向非洲,對東南亞與拉美地區的出口也同步創新高。

Semafor報導,在倫敦舉行的世界核能研討會上,專家指出非洲核能發展正面臨人才與資金雙重挑戰。隨著非洲資料中心建設激增,奈及利亞電信巨頭 MTN 執行長呼籲擴大核能供應。埃及正興建四座核電機組,迦納與盧旺達也競相部署非洲首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但多數國家缺乏核能基礎,須從零培養人才。

(原文:Hopes rise for green economy boom at Africa Climate SummitChina’s Exports to Africa Are Soaring as Trade to U.S. PlungesChallenges threaten Africa’s nuclear programs

美國化石燃料補貼翻倍達310億美元 中國推AI綠能爭2030全球領先

美國化石燃料補貼翻倍至310億美元阻礙減碳,中國則以AI結合綠能加速擴張,力拚2030全球領先。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Unsplash

《衛報》報導,美國化石燃料企業每年獲得高達 310億美元政府補貼,較2017年水準翻倍。該數據來自環保組織「石油變革國際」(Oil Change International)最新分析。由於部分補貼難以量化,加上資料透明度不足,實際金額可能更高。

這些補貼不僅讓化石燃料生產得以持續,還嚴重阻礙全球減碳進程。石油變革國際公司美國專案經理,主要分析作者柯林(Collin Rees, US program manager at Oil Change International and the primary author of the new analysis)表示,「很大一部分錢最終流向了股東、投資者和化石燃料高階主管的口袋。」

《環球時報》報導,英國能源智庫 Ember 的《中國能源轉型報告2025》,中國正以可再生能源擴張與全面電氣化,重塑全球能源版圖。中國2024年在清潔能源領域投資 6250億美元,占全球總額的 31%。

Ember指出,中國大規模發展風能與太陽能,有效壓低全球發電成本。當前全球91%的新建風電與太陽能設施,成本已低於最便宜的化石燃料。中國工廠生產約60%風機、80%太陽能板,是全球價格下滑的關鍵推手。

新華社報導,中國正加快推動人工智慧(AI)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預計2027年建立創新體系,2030年實現全球領先應用。政策重點在於推動AI在電網、發電、煤炭、油氣等領域的應用,並建立數據共享、電力與算力協調等關鍵技術體系。

(原文:Fossil-fuel firms receive US subsidies worth $31bn each year, study findsChina’s massive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 now reshapes global energy dynamics: reportChina unveils plan on AI-energy integration to drive green transition

英國章魚潮擾亂漁業,墨西哥美洲豹族群持續回升

章魚因海洋熱浪在英國暴增,掏空蟹籠與貝類資源,嚴重衝擊當地漁業。圖為章魚示意圖。圖片來源/Unsplash

法新社報導,由於持續的海洋熱浪,英國海域出現75年來規模最大的「章魚潮」,章魚數量暴增,卻重創捕撈貝類和螃蟹的漁業。

英格蘭西南部的捕蟹者布萊恩(Brian Tapper)發現,布下的1,200個蟹籠幾乎沒抓到螃蟹,反而全是章魚。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德文郡(Devon)與康瓦爾( Cornwall沿岸。章魚以驚人食量聞名,會大量吞食貝類與甲殼類,對當地漁業造成嚴重影響。

另一方面,《衛報》報導指出,墨西哥在保育行動下,美洲豹數量15年來成長約30%。研究團隊透過動態相機普查,目前全國美洲豹數量估計達5,326隻,相比2010年僅剩1,000隻,有明顯回升。

專家認為,族群回升的關鍵在於維護棲地、減少人獸衝突及提高保育意識。不過,由於森林砍伐與棲地喪失仍持續,美洲豹要脫離瀕危狀態,恐怕還需至少25年,保育挑戰仍未結束。

(原文:An octopus ‘plague’ has left the UK shellfish industry reeling‘We’re winning a battle’: Mexico’s jaguar numbers up 30% in conservation drive

高雄興達電廠爆炸起火 台電澄清非過度操作致故障

高雄興達電廠新二號燃氣機組爆炸起火,台電緊急停機檢修並啟用備用機組,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記者劉學聖/攝影

《聯合報》報導,高雄興達火力發電廠發生爆炸起火引發安全疑慮。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事故源於新建燃氣複循環機組中新二號氣渦輪機的下游管線「法蘭」洩漏天然氣,進而引發火災,詳細原因仍在調查中。

爆炸發生後,鄰近的新一號機(約占全台發電量3%)緊急停機檢修。雖台電與經濟部強調供電穩定無虞,但因備轉容量降至6%以下,台電仍發布電力警戒通知,並啟用已除役的大林五號機與核二、核三廠的輕油機組,全力穩定供電。

《經濟日報》報導,針對國民黨質疑事故因「過度操作導致零件磨損」,台電回應並無事實根據,並指出記者會上議員誤將「機組出力圖」當作「振動圖」,屬誤解電力運作。

台電表示,新二號機自7月底試運轉至今,依標準程序操作,振動數值符合國際安全規範,法蘭構造也不會因機組振動而加速磨損,目前無證據顯示設備品質異常。台電將持續與相關單位調查,確認原因後將對外說明。

(原文:興達電廠爆炸 用電拉警報 除役大林備用機上線興達機組遭疑過度操作釀火警 台電澄清:無事實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