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教育 偏鄉教育 回響與追蹤報導
放棄當醫生!馮彥翔改任心理師在台東守護弱勢兒童
  • 標準
  • sdg

放棄當醫生!馮彥翔改任心理師在台東守護弱勢兒童

2021-12-14 聯合報/記者羅真╱即時報導

如果你是旁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即將穿上白袍成為醫師,心底卻隱隱有聲音告訴你「你並不愛這條路」,這時你有多少勇氣轉換跑道、重新來過?馮彥翔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聽從內心的聲音放棄醫師光環,報考心理諮商研究所、考取心理師執照,如今在台東守護弱勢孩子的心理健康,他認為這個選擇很值得。

剛滿30歲的馮彥翔,目前在台東「孩子的書屋」任職。工作地點位於知本地區台九線旁,於一條容易被往來車輛忽略的小叉路駛入後,會看到一座魚池,魚池旁有一個看似工廠還是倉庫的大型鐵皮屋;走進裡頭,只見極簡的幾間小隔間,以及沒有隔間的辦公座位區,不見地板磁磚、牆面就是鐵皮,這裡正是「孩子的書屋」的核心辦公室。

沒有美輪美奐的醫院大樓工作環境,沒有優渥薪資,再沒有醫師光環。什麼樣的歷程,讓他無悔地來到這裡?

● 一道回答不出來的題目

馮彥翔出生於屏東,自幼成績好,父母師長都告訴他要以當醫生為目標,他就這樣理所當然地讀書考試,一路考取高雄中學、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高二那年,他讀到侯文詠寫的《危險心靈》,書中批判填鴨式、罐頭化的教育體制,他驚訝發現,這與自己受教育的經驗如出一轍,同時,書中好像說中什麼自己沒有意識到的事情,不過當時他還無法具體化內心的衝擊。

高三學測成績不負眾望,他拿著成績單請老師協助寫推薦信,老師反問他「你清楚醫學系在學什麼嗎?」「這真的是你想要嗎?」這是他十八年的人生中,第一次被問到想要什麼樣的未來。過去大大小小的考試都難不倒他,但這一題,他答不出來,然後一整天沉重得說不出話。

如同多數學生,他不瞭解的不僅是醫學系,對其他系所內涵同樣陌生,於是仍然被家人說服北上就讀醫學。不過,大學時期因緣際會接觸諮商、參與社團的經驗,悄悄改變了馮彥翔的未來的路。

● 一份作業,意外摸索出自己的模樣

大一時,馮彥翔修習普通心理學,課程要求每位學生到諮商中心體驗一到兩次諮商。他感覺到,有固定時間、固定的人可以談煩惱,可以講一些平常不知道能跟誰說的話,其實很放鬆,似乎也有療癒之效,這一諮商就是兩年。

馮彥翔說,台灣的教育並沒有好好培養一個人認識自己、確定自己喜歡或想要什麼,而諮商是讓人有時間與空間慢慢認識自我的過程。

以他自身為例,透過諮商慢慢發現,原來他習慣拿別人的標準、別人的期待來壓迫自己,例如師長期待他當乖小孩、期待他考高分唸醫學、期待他省錢住宿舍、告訴他忍受作息不同的室友才是成長等,他都聽進去了、即使不喜歡也會去做,長期習慣性地忽略自己心裡的聲音。

但是,內心的訊息如果沒有被充分覺知,問題就得不到解決,反覆出現的情緒可能干擾生活。「因為諮商,我看到自己的這一面,也因此更明白要在別人的期待跟自己的感受之間作拿捏。」

● 社團參與,漸漸揮別遭霸凌陰霾

馮彥翔很少對人說自己曾遭霸凌。他不清楚為什麼國中班上有幾個人特別討厭他,會在他的座位踩上腳印、在他的桌上放壁虎屎或老鼠屎,這影響他日後與人互動時顯得退縮,甚至自覺與人相處有困難,於是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跟班上同學幾乎不熟。

這個情形,直到他大學期間參加諮商中心的義工團才有正向轉變。義工團協助諮商中心舉辦大大小小的心理健康衛教活動,與那群溫暖的夥伴相處的過程中,他覺得,似乎漸漸找到舒服的人際互動方式,於是笑容多了許多,連義工團夥伴都明顯注意到他的變化。

隨著年紀增長,加上後來閱讀越來越多的心理學文獻,馮彥翔說,自己漸漸地能以較大的架構、較廣的脈絡去理解當時霸凌自己的小朋友,「我相信,那些孩子在當時那個階段,還不知道怎麼釐清自己的情緒與需要、不知道怎麼跟別人互動,只會一味採用攻擊他人的方式找到快感」。

理解帶來原諒,然後能夠放下,國中時遭霸凌的陰霾就這樣隨著時間漸漸散去。

● 走進/走出白色巨塔

那幾年開始學習聆聽內心的聲音後,馮彥翔漸漸覺得醫學不是他想走的路,特別在大五、大六走進醫院見習與實習時,這個意念顯得更為強烈。

馮彥翔回想,當時值班工作包括巡房、急救、抽血、打醫令、打病歷等許多繁雜事,工時長、壓力大,常常半夜被叫起來處理事情,到後來甚至會幻聽手機在響,回家總累得癱軟在床。

「我對工作內容興趣不高,且對於醫院快速的工作步調不適應,覺得自己是不是又重新拿不喜歡的事情壓迫自己?另外,也對於沒有充分的時間好好地陪伴病人、提供全人照護,常常感覺力有未逮。」

隨著不適感逐漸累積、累積到幾乎要爆炸,大六實習結束後,他毅然決定轉換跑道,投身他那幾年越來越感興趣的心理諮商領域;他報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諮所,畢業後到台北市龍安國小實習一年後,考取心理師執照。

這時父母仍舊不死心地追問「真的不回去當醫生了嗎?」他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先到大學的諮商中心工作,如今則擔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長駐在台東「孩子的書屋」的諮商心理師。

● 教育失落的環節,心理專業協助補齊

「孩子的書屋」在台東共有九個據點,照顧兩百多個來自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的孩子,提供晚餐、課後輔導與課外活動,近年甚至進一步建構社區產業模式,試圖擴大照顧到孩子的家人與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書屋」認為,老師陪伴孩子光有熱情並不足夠,有時還須有專業知識引導,這也是他們應徵長駐諮商心理師的理由。舉例來說,有一名小學生功課寫得極慢,在學校老師眼中,他是怎麼也講不聽的頑劣孩子,屢屢惹得老師發怒。不過,老師不知道的是,講不聽,是這個孩子潛在問題的表象;老師不知道的是,這個孩子需要幫助。

馮彥翔從旁觀察發現,當老師告訴那孩子「寫完功課才能玩電腦」,他還是無法快速完成功課,但卻會在旁巴望著其他小朋友玩電腦— 這顯示他不是沒有動機,而是他做不到。

果不其然,將孩子帶往醫院接受衡鑑的報告顯示,這個孩子的功能大致沒問題,唯獨大腦處理訊息的速度極慢,才因此經常會讓不知情的人以為他一切正常,就是故意不想聽你的指令。對孩子有了這層瞭解,特殊教育資源就有機會介入,老師們在教學上也會有更多的包容。

馮彥翔近日諮商的另名孩子,孩子的父親去年因病過世,母親為償還父親醫療費衍伸的債務,從早到晚、從平日到假日都在替人作農務工作,這使得孩子缺乏陪伴、缺乏有人說話,因此明顯不擅與人互動;幼小的心靈深處恐怕也擔心「該怎麼與他人形成好的關係?生命中重要的人會不會又像爸爸一樣突然消失?」

馮彥翔希望透過每周固定時間諮商、固定有一個人跟這個孩子建立穩定的關係,幫助這個孩子學習與人互動的方法,讓他在未來人生路上走得更有自信。

如今的馮彥翔工作仍舊繁忙,每日在幅員遼闊的台東開車趴趴走,在各個書屋陪伴孩子、接送諮商、為書屋老師上心理領域的專業課程或者跟台東其他心理師談合作計畫等,回家後腦袋也常常縈繞工作的事。「不過,對比過去擔任實習醫師忙得很厭世,現在的自己忙得有熱情、有動力,因為這真的是我喜歡做的事!」

5875668.jpg.jpg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