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氣候危機 減碳限時賽
中小企業減碳頭關 政府推「碳排計算機」 卻欠缺整合
  • 標準
  • sdg
  • sdg
  • sdg

中小企業減碳頭關 政府推「碳排計算機」 卻欠缺整合

2022-04-21 記者/蘇彥誠、周妤靜
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全球企業都像加入限時賽,趕不上法規或供應鏈要求就淘汰。台灣許多中小企業連第一步「碳盤查」都沒做,要如何迎戰這場生存遊戲?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經濟日報共同製作「減碳限時賽」專題報導,剖析產業現況及實戰指引,陪伴產業走過轉型陣痛期。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俗稱「碳關稅」)、金管會上市櫃永續發展路徑圖將於明年上路,企業被要求揭露碳排數據。工業局盤點,約19萬家企業亟需建立減碳能力,而第一步就是碳盤查。

過去環保署僅規範287家排碳大戶進行盤查,但隨著碳關稅的實施、國際供應鏈與政策管制的要求,可預期碳盤查需求將劇增。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解釋,企業對碳盤查的需求增加,背後有多種原因:歐盟明年起要求五類進口產品申報碳排量,2026年開徵碳關稅,台灣以鋼鐵業受衝擊較大;金管會將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碳盤查結果,包含子公司;國際品牌也開始要求供應商執行碳盤查。

碳盤查時間表

以金屬加工大廠州巧為例,州巧是國際家居品牌的供應商,客戶要求2029年前減碳八成;身為上市公司,也面臨金管會法規要求碳揭露。副總經理李逸淑表示,州巧去年感受壓力便積極籌備,今年將啟動碳盤查。

目前全台僅七家查驗機構取得環保署許可,難以應付劇增的碳盤查需求。蔡玲儀表示,政府將以「扶植本土查驗機構」、「分級分流」來應對。

經濟部標檢局副局長謝翰璋指出,今年六月前將增加「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和「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兩家本土查驗機構;「工研院量測中心」與「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預計分別在九月及十二月上線。謝翰璋強調,本土查驗機構上線前都會取得「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雖是本土機構,仍可與國際接軌。

蔡玲儀說,現階段並非所有企業都必須取得國際驗證,有些中小企業只需自行試算。因此環保署即將發布「中小企業專用碳盤查指引」,引導企業進行適合的碳盤查程序。

碳盤查政府因應

部分企業擔心查驗量能不足,但有更多中小企業是連「碳盤查」都沒有聽過,需要輔導。創維塑膠總經理林毅桓表示,公司想做碳盤查卻無案例可參考,期望政府建置減碳資訊平台,協助中小企業理解減碳步驟。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表示,碳盤查牽涉專業知識,申請國際驗證也需要投入成本,建議政府在擴大驗證量能以外,也提供中小企業碳盤查的教育訓練與驗證補助。

對此,經濟部工業局表示,三月底已推出「碳盤查計算器」,業者輸入能耗、燃料使用的情形,便可估算碳排量。工業局已舉辦十多場講習會說明碳盤查的方法;中小企業處也開課輔導,目前正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碳評估系統」,預計上半年可推出。

台綜院副院長李堅明提醒,碳盤查有國際標準,經濟部提供免費數位工具是好意,「但簡便也不能失去正確度、完整性。」謝翰璋表示,這些工具比較像「模擬考」,提供企業自我評估,若有國際驗證需求,還是得考大考,通過查驗機構的查核。

各部會積極回應業者需求,卻產生「一個政府、三套系統」的窘境。工業局與中小企業處各有一套碳盤查工具,環保署也即將推出「碳排放查詢系統」,三套系統可能產出三種碳排數據。

蔡玲儀回應,未來各部會將整合資源,並且針對不同產業的特性進行輔導,「否則算出來還是不知該怎麼減碳。」

【減碳限時賽】數位專題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