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觀點 觀點新世代 社會
新創組織不一定「創新」?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談創新管理
  • 標準
  • sdg
  • sdg
  • sdg

新創組織不一定「創新」?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談創新管理

2022-04-25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

小編報告:非營利組織「One-Forty」深耕於移工教育及社會倡議,創辦人陳凱翔近期推出《One-Forty Methods 方法論》系列文章,分享成立七年來的工作心法,期望為「社會創新領域」激盪新的組織想像。 本文為系列文章之一,作者不僅分享實務經驗,也引用管理學理論為架構,系統性地探討社創組織如何有效進行「創新管理」,擺脫僵固思維。

最近很流行「永續」這個詞,從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到各個企業在談的ESG,連台灣各地的縣市政府,都開始談永續。

對於非營利組織來說,我覺得永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

第一個是從組織關心的「社會議題」來看,永續就是開始思考:「什麼是對未來世代來說,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Solution)?」無論是東南亞移工議題、流浪動物、性別平權、無家者、長照或是偏鄉教育,永續和每一個社會議題都有關,不只是「環境議題」需要永續而已。

也就是當你努力在第一線深入議題時,同時也需要退後二十步來看,自己組織的「改變理論」,長遠來看是不是一個更好的答案(編註:解決方案)?

而第二個談永續的面向,是回到自己的組織內部。組織的營運能不能永續發展?如何確保自己的組織過了十年或二十年,還有存在的價值?我們努力在做的事,還有被別人需要的理由?

我的解決方案,就是創新

非營利組織的創新,大部分指的是「服務的創新」——針對組織服務的群體,或是面對的社會問題,能不能持續因應對象的需求,提出更新或更好的解決方式,造成系統性的改變,創造更大規模的社會影響力。

過去幾年我也常常和各種議題領域的NGO交流,除了分享彼此對創新的想法,也發現大家對於創新常常會有一些誤解。

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

第一個常見的誤解,就是新創組織比較創新(好像繞口令)。

在台灣的NGO裡,規模前十大的組織例如慈濟、家扶、世界展望會、兒福聯盟、華山、伊甸,占了全台灣捐款總額相當高的比例。而一般大家在講的「新創NGO」,通常指的是成立年數比較短,團隊規模比較小的組織。

那麼新創組織一定比較創新嗎?當然不一定。

如果創新指的是面對社會問題提出新的方式,那麼很多新創組織在做的方式也是既有的方式。甚至還因為資源比較少,還在想辦法活下去,所以能夠冒的風險有限,能做的突破性嘗試也不多。

反而在有資源的大型組織,能夠更有餘裕在既定服務計畫之外,投入人力和資源在前期研究,發展新的可能。

但是新創組織確實「比較有可能」創新,因為階層扁平、沒有包袱,也還沒建立起過去的SOP;或者是成立的起心動念,就是發現還沒有人做過的事;或是想要用新的方式來解決舊的問題,所以新創組織才會成立。

創新不是靠運氣,創新需要被管理

第二個常見的誤解,是創新必須靠靈機一動的創意。

很多人會覺得,創新就是等在那裡,等待突然的靈光一現,或是找來一個創意人,能夠提出源源不絕的創意點子。

確實,有時候創新來自於突然的靈感,想到了一個以前從沒想過的方式,然後做下去,有了好的效果。但是,這樣的創新其實非常少,而且很看運氣。一般被認為很創新的組織,大部分都不是靠這樣的運氣在運作。

而創新能否成功最重要的關鍵,是創新管理。

一開始聽到或許會覺得有點矛盾,創新聽起來很有趣,管理聽起來很無聊。然而一個組織需要建立起一套管理創新的機制,才能夠不靠運氣,持續性地提出創新的做法;才能夠在度過了所謂新創組織的「蜜月期」後,還是能保持創新能量。

這些年我開始研究那些被大家公認創新的組織,有些已經成立接近百年了,像是 3M、樂高(Lego);有些是大家熟悉的矽谷科技公司如 Google。即便是很不同的組織,他們都同樣擁有一套創新管理機制。

科特勒(Philip Kotler)寫過一本書,叫做《科特勒談創新型組織》,是我看過談創新管理最好的書之一。他從一個組織的整體創新系統(Total Innovation System)開始說明起,講到組織必須有創新策略規劃、創新流程、創新衡量指標與獎勵,以及創新文化塑造。

而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在創新流程中,創新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組織上上下下各司其職。

科特勒把與創新相關的角色分類,提出六種創新角色,分別是啟動者、瀏覽者、創造者、開發者、執行者、以及促進者。每一個角色對於組織創新發展的流程中,都提供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並且,這六種角色不是以傳統線性的階段劃分,第一個人完成後交到下一個人手中,而是在創新開發中,能夠「動態互動」與「適時協作」。

在經營 One-Forty 的這些年,我一直希望將 One-Forty 打造成一個創新型組織。

因為有一天,我們將不再是新創組織,但我們可以持續創新。而從實務的角度來看,One-Forty 的創新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著手:組織架構、創新角色、創新工作方法、以及創新心態與文化。

從「組織架構」激發創新

在 One-Forty 的組織架構中,內部有一個特別的部門叫做「Innovation Lab」,這是一個常態的部門,主要執行兩種任務。

第一種任務是關於前瞻性的「前期研究與驗證」,針對組織的下一個五年藍圖中,幾項未來重要發展方向來做前期研究,包含產業分析、關鍵人物訪談、需求調查、腦力激盪、前期試做與驗證(Prototype)、以及規模化可行性評估等等。這很像是一般公司裡會有的研發部門(R&D),而我們也有固定專屬的幾位研究員投入。

第二種任務是因應時勢需求,執行「快速創新專案」,我們也叫 Rapid Innovation。這類專案不會在年度規劃內出現,而是市場上突然需要我們時,由跨部門團隊臨時投入 Innovation lab,執行完成專案就解散回到各自原有部門。

例如,2021年5月發生移工疫情群聚時,全台灣每天的新聞都在播報,擔心移工會不會成為防疫破口?One-Forty 成立了快速創新專案小組,在一周內從無到有開發出「One-Forty CARE」——一個協助東南亞移工快速獲得母語疫情資訊的社群推播機器人,也在一個月內吸引了將近 30,000 位移工加入。

one-forty onecare

在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裡,有一篇文章《Twin Engines for Propelling Social Impact》也同樣提到,在非營利組織裡如何建立好的創新組織架構。文章解釋了對大型組織來說很實務的做法,就是將組織結構分成兩種引擎。

第一種引擎(Engine 1)是針對組織發展成熟的既定業務,追求的是持續優化,以及規模化擴大影響力,而不是跳躍性的創新突破。

第二種引擎(Engine 2)是建立另外一個管道,更聚焦在創新發展,有不一樣的人員組成和創新衡量機制,也有不一樣的創新績效指標和文化。我想這是對「相對不習慣創新」的組織來說,一個更可以嘗試的做法。

從「人才培育」激發創新

在 One-Forty 未來往創新型組織邁進的過程中,「多元背景」的人員組成也會是一個關鍵。目前我們的團隊成員與顧問群有很高比例的跨領域背景,包含社會學與社工專業、教育背景專業、商學院管理與行銷專業、設計專業、動態與平面影像專業、研究專業、空間與策展專業,而對應到科特勒書中提到關於創新的六種角色,不同專業會有不一樣的創新功能角色分工。

除了創新角色在流程中的「功能區分」外,還有另外一種視角是從創新角色的「意義」來看。

IDEO 創辦人 David Kelly 分享過 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IDEO 作為以設計為核心的創新管理顧問公司,他把 IDEO 裡面的創新人才分成十種,也是未來任何組織在思考創新人才時可以去挖掘的特質,分別是人類學家、實驗家、異花授粉者、跨欄運動員、共同合作人、導演、體驗建築師、舞台設計師、看護人、說故事的人。

我認為這也是很棒的詮釋,推薦你可以詳細去看書裡面對於各個角色的詳細描述,或許會對於目前組織裡希望培養的創新人才有不一樣的看法。

從「工作心態」激發創新

除了組織架構和創新人才以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創新工作方法和心態。這裡可以參考的是大家已經談了許久的「精實創業」(Lean Startup),對我來說可以快速歸納幾個重點。

第一個原則是「大膽想像」,給自己一個跳脫過去框架的機會,例如試著把目標訂成十倍,而不是成長百分之十。

這看似不可能的挑戰目標,讓自己練習打破框架,因為當目標變成十倍,就不可能再用過去優化的方式來達成,一定要想出自己從沒思考過的方法。

或者是幫自己設定大膽的限制,因為最棒的創新往往是從「限制」而來。例如,試著列出你覺得現有組織的計畫中,最關鍵和不可缺少的三種資源,然後拿出筆來,把它們全部劃掉,一個都不能有。接著,我們要怎麼做?就像要開一家餐廳但是不能有廚師和餐桌,你會怎麼做?

精實創業的第二個重點原則是「快速實驗」,也就是習慣於在心中建立假設,然後想辦法做實驗去驗證假設,找到一個下周或下個月就可以執行的方式。

例如我們曾經思考對擔任家庭看護的移工來說,在疫情不能出門的情況下,究竟最好的學習時間點是什麼?是周末星期天時間,還是平日的下午午休時間,或是晚上?晚上是指剛吃完晚餐還是深夜睡覺前?

團隊快速設計了 A/B Test 的實驗,針對不同時段來做直播,馬上就測試出了答案。

快速實驗的重點在於,快速製作原型然後給服務使用者去測試,並且獲得回饋再優化修正;而不是花了一整年在內部投入龐大資源和人力後,設計出了一個絕佳完整又縝密的計畫方案,推出了才發現根本不符合使用者的需求,造成很大的浪費。

One-Forty 的下一步:建立創新的文化

最近我看了全世界最佳餐廳 Noma 的紀錄片《Ants on a Shrimp》,裡面也解析了為何他們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創新的餐廳之一。

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 Noma,主廚 René Redzepi 首先給自己的創新設下了非常困難的限制,堅持只用當地食材來創作。René 認為應該極盡研究身邊的材料來創作料理,像是從森林裡、湖邊、河床上、馬路上,這在天寒地凍的北歐聽起來是個「不可能的想法」。

後來的他,重新定義了北歐料理,改變人們對北歐食物的侷限與想像。

在紀錄片裡面,談的是另外一個限制,已經連續拿下三年全世界最佳餐廳第一名的 Noma,決定把瑞典的 Noma 關掉,把整個團隊帶到東京駐點。然後在半年內,打掉重練、快速實驗,從零開始重新設計所有料理,一樣只能用日本當地的風土食材,創作出世界第一流的水準與風格。

談了這麼多關於創新的各個面向,對於 One-Forty 來說,我們也還持續在路上。

而在所有的創新管理面向中,另外一個關鍵是能不能建立起一個創新的文化,包含組織裡夥伴的心態,是否追求挑戰與成長,是否習慣面對失敗,甚至是讚頌失敗?以及每一個夥伴對於這個組織的期待,是否不甘於現狀,相信永遠都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去面對未來在議題中更困難的結構性問題?

當有了創新的文化,以及管理創新的方式,這樣的 NGO 才會是一個永續發展的組織。就像 Noma 主廚 René 曾說過的,「當你看見了一種創新方法,你所得到的不僅是一個重複的公式,而是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本文授權轉載自「One-Forty Methods 方法論」)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