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氣候追蹤 願景永續周報
願景氣候Weekly:山羊、河狸都是防火小尖兵;靠Google找出最低碳的交通、旅遊路線
  • 標準
  • sdg
  • sdg
  • sdg

願景氣候Weekly:山羊、河狸都是防火小尖兵;靠Google找出最低碳的交通、旅遊路線

2022-09-22 記者/周妤靜
小編報告:願景工程基金會持續追蹤「氣候危機」議題,每周一推出「願景氣候周報」,為讀者挑選5則國內外重要新聞,掌握最新進展。

一、加州森林大火 靠河狸、山羊防火

河狸築壩不僅能形成天然的防火線,有效降低野火延燒的範圍,另一方面造成水流擴散,滋潤更多土地。圖/取自Unsplash

【低碳生活blog】每年的森林大火幾乎已成了加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根據統計,自2000年後,加州平均每年歷經8000多場森林野火,燒毀面積達75萬英畝(約3000平方公里)。加州漁類和野生動物部門(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今年6月頒布「河狸恢復計畫」,因為河狸構築的水壩區長年保持潮溼,成了阻擋野火蔓延的最佳屏障,同時也為野生動物提供棲地與飲水。

沙加緬度市(city of Sacramento)則是雇用「山羊防火隊」,今年春天就和鄰近Legacy牧場租了多達1,000隻的山羊與綿羊,讓牠們用為期1個月的時間,吃光北多瑪市(Natomas)總共212英畝的可能引發野火的植被。

今年5月,一場被乾燥植被與強風助長的野火,在西沙加緬度市引發一場延燒10英畝的火災,但火勢在400隻山羊吃出的防火線前停止,250戶人家因此倖免於難。(原文:加州野火防治 倚仗動物來幫忙

願景觀點:氣候災難的調適方案中,應用以「自然為本」的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是國際趨勢。因為比起消波塊、堤防等人造工程,自然生態系統對環境負擔小、是從根本提升環境面對氣候衝擊的韌性。

二、Google幫你規劃最低碳排的交通、旅遊路線

Google Maps已開始在美國境內提供以最少排碳量形式規劃導航路徑的功能。Google也將在全球超過300個城市地圖中,清楚標示共享腳踏車、電動滑板車使用資源,該功能在台灣境內已經可以使用。圖/取自Unsplash

【mashdigi】Google在美國境內有最少排碳量的導航路徑規劃,減少車輛排放量之外,使用者也可尋找碳排較少的飛機航班、火車班次。近日Google宣佈將此功能推廣至波蘭、法國、西班牙、日本等40個國家地區。目前Google地圖在全球超過300個城市,包括台灣,都清楚標示共享腳踏車、電動滑板車等低碳排的交通選擇。

交通之外,Google使用者也能選擇符合環境友善認證 (Eco-certified)的飯店或民宿。為確保搜尋飯店、民宿真的環保,Google採用LEED評級的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以及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等機構的環保認證,供使用者識別。(原文:Google在更多國家地區提供以最少排碳量形式規劃導航路徑功能,加入火車選項

願景觀點:由Google串連低碳路徑與導航功能的例子可知,永續生活需借助資訊的整合與傳播,網路科技是淨零碳排的關鍵工具。然而使用者也必須有減碳的意識,在食、衣、住、行、育、樂中落實低碳行動。

三、Patagonia創辦人:地球是我們唯一的股東

抗議氣候變遷示的威罷工現場,高舉著「ONE WORLD」的呼籲標語。圖/取自Unsplash

【CNN】經營近五十年的戶外運動品牌Patagonia,將價值30億美元、超過新台幣900億元的股權移轉給兩個對抗氣候變遷的組織,創辦人Chouinard表示,「地球是我們的唯一股東。」

2017年,Patagonia向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告,原因是川普計畫縮減猶他州的自然保護區;上周,Chouinard和家人把手上98%的股份交給the Holdfast Collective,確保每年獲利(約一億美元)要用於保護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其餘2%的股份則轉讓給一家信託基金,確保Patagonia忠於永續的宗旨和價值觀。(原文:Patagonia’s founder transfers ownership into two entities to help fight the climate crisis

願景觀點:「永續信託基金」可保證公司營收被運用於環境保護、氣候危機,不因管理者輪替、公司被併購就失去原來的價值理念。Patagonia執行長Ryan Gellert強調,「我們希望藉此激發新的商業模式,並將人類與地球擺在第一順位。」氣候危機下,促使Patagonia轉型為「以地球為本」的企業,未來Patagonia的商業模式將如何改變、對產業界與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都值得持續追蹤。

四、丹麥撥一億克朗金援氣候受災窮國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收稅實踐氣候正義

氣候變遷對貧窮國家造成破壞,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命脈,窮國的「損失和破壞」問題在國際間仍然受到忽視。圖/取自Unsplash

【The Guardian】迦納、象牙海岸、塞內加爾等非洲國家聯合發起「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抗議運動,強調氣候變遷造成的人道危機,呼籲各國正視並援助。上周丹麥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投入一億克朗(約新台幣4.2億元)至「損失與損害基金」,資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災難。至今只有蘇格蘭和比利時的瓦隆大區承諾為此倡議提供資金;丹麥是第一個宣布捐款的聯合國成員。

多國政府在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中,同意資助開發中國家面對氣候危機,卻沒有完成具體協議。牙買加經濟成長部部長Matthew Samuda表示,丹麥的援助行動在國際間有重大意義,「儘管 1,340 萬美元無法彌補我們因氣候事件而遭受的巨大破壞,但我要感謝丹麥開始行動。」

COP27今年11月辦在埃及,「損失和損害基金」再度成為談判重點。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在聯合國大會中呼籲,向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徵收暴利稅,作為開發中國家的調適基金;開發中國家也要求提高全球碳排放、航空運輸的稅收,作為基金的收入來源。(原文:Denmark offers ‘loss and damage’ funding to poorer countries for climate breakdown

願景觀點:開發中國家主張富國要為氣候災難負大部分責任,因富國排碳量遠高於開發中國家。2009年的COP15,富國承諾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給窮國應對氣候危機;2015年的巴黎協定又延長至2025年。今年COP27辦在埃及,中東和北非等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調適融資、損失和損害基金是否到位,是COP27的關鍵看點。

五、2022年,有史以來最乾的一年

在肯尼亞北部的一個偏遠城鎮,女孩們每天要來回走數次,到幾公里遠外的乾枯河床取水。圖/取自Unsplash

【BBC】今年夏天,歐洲和中國部分地區出現了極端酷熱的天氣,非洲的乾旱使數百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和饑荒,而美國西部降雨不足的問題仍在持續。

歐盟全球環境與安全監測計劃(EU's environmental programme Copernicus)發現,歐洲大陸經歷了5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乾旱嚴重影響歐洲的農業、運輸和能源生產,萊茵河是歐洲大陸的主要河流和貨運路線,今年夏天,萊茵河的水位極低,導致航運中斷。

歐盟8月的一份報告預測,更溫暖、乾燥的日子至少還要持續三個月,且歐洲將出現更頻繁和持續的乾旱。(原文:China, Europe, US drought: Is 2022 the driest year recorded?

願景觀點:中國、歐洲面臨反聖嬰效應造成的乾旱,導致農作物歉收與經濟損失,中國長江流域一帶甚至因水路枯竭、無法發電而「限電」。全球暖化的危機之下,台灣也可能頻繁發生乾旱,必須設想調適方案,例如保存耐旱、耐熱的原生蔬菜種苗,維護糧食安全,同時管理森林資源以涵養水源。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