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復育珊瑚,沙烏地阿拉伯正在做益生菌研究,讓珊瑚有好的抗體,白化後不容易死亡;台灣則是為珊瑚做「試管嬰兒」,保育「耐熱種」。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表示,面對不斷升溫的環境,「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法,速度夠快才不會讓生態系一夕瓦解。」
今年台達基金會以觀察員身份參與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以展示珊瑚礁復育技術為目的,向聯合國申請到會場內的攤位。台達基金會從2021年開始復育珊瑚,透過攤位與國際社會交流復育技術,張楊乾說,「會場內大家都為升溫的環境緊張,不會比較,只為共同學習。」
距離全球升溫1.5度,可能只剩六年,全世界都在跟時間賽跑,急著為物種打造「挪亞方舟」。台達基金會善用LED和控制設備的技術,提供實驗室裡的珊瑚不同功能的光源——紅光照射下,共生藻相對活躍,提供珊瑚更多營養;模擬月光的白光,能幫助珊瑚調節作息,藍光則有效讓珊瑚蟲形成碳酸鈣,不至於骨質疏鬆。
「待珊瑚長得夠大,再移入海中。」張楊乾表示,海洋生物博物館、海洋科技博物館及珊瑚學者會提出珊瑚需要的生長條件,並確保珊瑚的健康;台達基金會則貢獻技術設備,在多方合作下讓珊瑚有效率地生長。張楊乾說,LED燈加上自動化水流、營養物鎂和鈣的供給控制器,「21天下來,搭配裝置的珊瑚,比沒搭配裝置的多長了六毫米。」
此外,珊瑚保育也攸關環境正義,他以蘭嶼為例,「大海是達悟族神聖的獵場,當升溫破1.5或2.5度,九成以上的珊瑚礁死亡,獵場的生態就會被破壞,難以維持當地人的蛋白質來源。」
為減緩台灣周邊珊瑚的白化情形,台達基金會將耐熱的珊瑚種植在東北角潮境海洋保育區中。「珊瑚復育計畫來到第二年,我們就種下一千株珊瑚,下一步要朝一萬株珊瑚來努力。」不只種珊瑚,台達基金會也派潛水員以專業拍照儀器追蹤、監控珊瑚在海裡的生長情形,紀錄當地生態。
台達基金會在COP27擺攤的第一天,美國重量級海洋研究組織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就主動到攤位交流珊瑚培育技術。張楊乾說,這樣的大型研究單位有自己的船隊,有美國國防部和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支持,「我們真的就像嬰兒,站在研究單位的肩膀上。」
16日台達基金會也在氣候峰會會場內主辦兩場周邊會議,其中與珊瑚礁、海洋保育有關的會議,邀請了全球海洋觀測夥伴關係(POGO)、環境正義基金會(EJF),分享「藍碳」議題。
張楊乾表示,台達基金會為氣候變遷提供其中一種解決方案,但還是要搭配完善的政策和公民社會參與,才能共同保育生態環境,「COP27有四萬多個參與者,他們在這裡有所吸收,回去也會共同思考下一階段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