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氣候追蹤 氣候Weekly
願景氣候Weekly:丹麥牛放屁要交排放稅、航空貨運溫排劇增,AI將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阻力或助力?
  • 標準
  • sdg
  • sdg
  • sdg

願景氣候Weekly:丹麥牛放屁要交排放稅、航空貨運溫排劇增,AI將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阻力或助力?

2024-06-30 記者/王惠英
小編報告:願景工程基金會持續追蹤「氣候危機」議題,每周一推出「願景氣候周報」,為讀者挑選五則國內外重要新聞,掌握最新進展。以專題式搜集國內外氣候相關報導與新知,五篇文章前後串連,供各位讀者認識氣候議題最新趨勢。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全世界最大的首都城市正在升溫,亞洲各地的酷熱氣溫正推動著這股危險的趨勢。今年5月下旬,印度德里地區破紀錄創下攝氏49.9度的高溫,其他如印尼雅加達、韓國首爾、中國北京等地,出現極端炎熱天氣的日子也愈來愈多,對人類健康、經濟和基礎設施構成威脅。

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是一大主因。根據歐盟全球大氣研究碳排放資料庫(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EDGAR)的最新報告,2022年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環境部日前公布,2022年台灣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85.97百萬噸,較前一年減少約4%。不過,我國設定明(2025)年達成較2005年減量10%目標,至今僅減量1.79%,仍有很大落差。

全球拚2050年達成淨零目標,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例如:丹麥將於2030年開始針對農畜徵收全世界第一個排放稅;研究報告也指出,由於消費者對快速交貨的期待及疫情後經濟的轉變,航空貨運業者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起2019年增加了25%,而空運產生的碳比海運或卡車運輸多80倍,將貨運轉向低碳運輸方式是更明智的選擇。

人工智慧(AI)的蓬勃發展,對淨零轉型的霸業是助攻還是阻礙?微軟聯合創辦人比爾˙蓋茲的答案是「利大於弊」,儘管人們愈來愈擔心新資料中心將耗盡綠色能源供應,但人工智慧將促使科技和電網變得更加高效,讓各國能夠使用更少的能源。綠色能源發展在轉型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比爾˙蓋茲:AI雖耗電卻讓電網更有效率,但2050年恐難達到淨零

相關報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執行簡單的寫作和插圖任務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比起人類執行同樣任務減少了130倍至2,900倍。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衛報】在英國倫敦舉辦的突破性能源高峰會上,微軟聯合創辦人比爾˙蓋茲聲稱,儘管人們愈來愈擔心新資料中心將耗盡綠色能源供應,「人工智慧(AI)將促使科技和電網變得更加高效,讓各國能夠使用更少的能源,即使它們需要更多的資料中心」。

據高盛集團估計,透過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進行查詢,要比處理Google搜尋耗費將近10倍的電力;專家也估計,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數量的增加,可能導致已開發國家的電力需求增加高達10%。不過,不只蓋茲相信人工智慧最終可以減少碳排放,相關報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執行簡單的寫作和插圖任務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比起人類執行同樣任務減少了130倍至2,900倍。

去(2023)年,再生能源出現創紀錄的成長,但由於需求穩定增加,化石燃料的消耗也攀升至歷史新高。雖然人工智慧與綠電技術有所進步,蓋茲仍對全球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感到悲觀,因為逐步汰換化石燃料的綠色能源數量尚未能很快地實現。他認為,可能推遲10年或15年較可能實現淨零目標。

(原文:AI will be help rather than hindrance in hitting climate targets, Bill Gates says

丹麥拚減碳,牛打嗝和放屁,也要交排放稅

丹麥將於2030年開始針對農畜徵收全世界第一個排放稅。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華盛頓郵報】丹麥將於2030年開始針對農畜徵收全世界第一個排放稅,目標鎖定該國的牛、豬和羊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就是甲烷。農民們將為家畜產生的每噸二氧化碳當量支付約43美元,到2035年,該稅率將增至約108美元。這是該國實現國內氣候目標的方法之一,到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降低70%。

丹麥政府表示,2030~2031年稅收計畫的收益擬將返還給農牧業,以支持其綠色轉型,包含新建一個超過60萬英畝的林地在內。這個提案因為是在獲得廣泛性支持下制定的,預計將會通過議會核准,並將於2032年重新審議。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到2030年必須將甲烷排放量減少40%至45%,才能將本世紀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全球15億頭牛是大部分農畜排放甲烷的主要來源,但據統計資料顯示,丹麥的佔比還不到0.1%,巴西、印度和美國才是排名世界前三的大戶。

(原文:A world-first emissions tax is going after gassy cattle)

全世界最大的首都城市正在升溫,亞洲位居榜首

亞洲城市約佔全球人口最多的首都的一半,印度新德里位居最熱城市榜首,在過去30年裡有4,222天的氣溫超過攝氏35度。圖為印度新德里街頭一名男子在高溫下販售蔬果。圖片來源/Unsplash

【CNN】全世界最大的首都城市出現極端炎熱天氣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隨著氣候危機加劇,亞洲各地的酷熱氣溫正在推動這股危險的趨勢。

根據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IED)的分析,在過去30年裡,世界上人口最多的20個城市出現超過攝氏35度的天數增加了52%。從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到法國巴黎和埃及開羅,隨著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極端炎熱天氣也逐年增多,並對人類健康、經濟和基礎設施構成威脅。

亞洲城市約佔全球人口最多的首都的一半,印度新德里位居最熱城市榜首,在過去30年裡有4,222天的氣溫超過攝氏35度。首都地區只會變得愈來愈炎熱,今(2024)年5月下旬,德里部分地區的氣溫破紀錄達到攝氏49.9度,高溫還持續到夜間,居民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

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蘭德斯曼(Tucker Landesman)指出,應對極端高溫的挑戰,需要政策制定者採取大膽行動,包括進行大量投資以適應新現實;但「對許多城市來說,未能因應氣候變遷採取大規模行動的阻力,並不是缺乏知識、能力或資源,而是缺乏政治意願和治理工具」。

(原文:The world’s biggest capital cities are heating up – and Asia tops the charts

台灣溫室氣體排放2025年要比2005年減量10%,現在只減量1.79%

1990年至2022年各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圖片來源/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環境資訊中心】全球沸騰時代已經到來,根據歐盟EDGAR報告,2022年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創下歷史最高。不過,台灣環境部日前公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2024年版)」,統計2022年我國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85.97百萬噸,相較前一年減少4.07%。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指出,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只是從前一年經濟復甦的排放高峰降下來,對應到我國設定2025年達成較2005年減量10%目標,現在只減量1.79%,仍有明顯落差。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坦言,明年恐怕很難達標,但會努力縮小差距,加速綠能發展是一大關鍵。

今(2024)年下半年環境部將研擬第三期(2026~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及各部門管制行動方案,趙家緯呼籲應納入「碳預算」的概念,本期(2021~2025年)未能執行的減碳量要在下一期補回來。總統賴清德成立氣候變遷委員會,也應討論、分析政策不足之處,包括工業去碳化、運輸部門減碳等,確保達成管制目標。

(原文:我國2022年碳排雖下降 環境部坦言明年仍難達減量目標

受疫情影響,近年航空貨運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四分之一

2023 年,聯邦快遞(FedEx)和 UPS 佔該產業碳排放量的24.7%,其中空運產生的碳量是海運或卡車運輸的80倍。圖為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後勤機場停放多架聯邦快遞(FedEx)飛機。圖片來源/Aero Icarus

【衛報】由於消費者對快速交貨的期待,以及疫情後經濟的轉變,航空貨運顯得蓬勃發展。研究報告指出,與2019年相比,航空貨運業者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25%。

2023年,航空貨運業者的航班數量比2019年增加約30萬架次,航班量增加近30%。根據環保運動團體Stand.earth的報告,美國占全球航空貨運排放量的40%以上。分析人員之一的辛格博士(Dr Devyani Singh)將這種擴張形容為「新的氣候與人類健康威脅」,同時敦促航空貨運公司結束對航空貨運的依賴,並將貨運轉向低碳運輸方式,例如海運或鐵路。

據估計,空運產生的碳比海運或卡車運輸多80倍。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貨物通常是在客機機腹中運輸的,空運則主要用於易腐爛的貨物、時間敏感的貨物及奢侈品。但在疫情盛行時期,消費者對國際航空旅行的需求下降,供應鏈的中斷導致航空貨運不易腐爛與低價值貨物的數量空前增加。即使疫情後的機腹貨物排放量已恢復近90%,但航空貨運排放量仍然有增無減。

(原文:Air freigh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up 25% since 2019, analysis finds

圖片編輯/陳靖宜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