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氣候追蹤 願景永續周報
願景永續周報:撒哈拉沙漠成汪洋、全球河流迎來30年最「乾」、全球再生能源增長恐難達COP28目標
  • 標準
  • sdg
  • sdg
  • sdg

願景永續周報:撒哈拉沙漠成汪洋、全球河流迎來30年最「乾」、全球再生能源增長恐難達COP28目標

2024-10-14 記者/邱怡瑄;圖片編輯/陳靖宜
小編報告:願景工程基金會持續追蹤「氣候危機」議題,每周一推出「願景氣候周報」,為讀者挑選五則國內外重要新聞,掌握最新進展。以專題式搜集國內外氣候相關報導與新知,五篇文章前後串連,供各位讀者認識氣候議題最新趨勢。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Celeste Saulo上周表示,全球升溫導致水循環變得反覆無常、不可預測,極端乾旱和暴雨洪水都將更常出現。正如世界氣象組織公布2023年是全球河流30年來最乾涸的一年,被認為「全球最乾旱地區」的撒哈拉沙漠卻在今年九月降下驚人大雨。

為了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COP28決議全球再生能源容量要在2030年增加兩倍,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在近一年後回顧全球努力現況,指出再生能源容量增長速度仍待加強。

生物多樣性問題也須各界關注。每兩年公布一次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指出,全球脊椎動物族群規模近五十年縮減了73%,雖然統計方式仍有疑義,但科學界認可地球物種數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下降。台灣西海岸的泥灘地近百年來因人為開發,大幅減少58%,天然棲地流失也對侯鳥生態帶來威脅。

撒哈拉沙漠成汪洋? 兩天下完一年雨量

位於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中的湖。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Al Jazeera】摩洛哥政府表示,位於摩洛哥東南部的撒哈拉沙漠9月出現罕見大雨,兩天降雨量超過了許多地區的年平均降雨,在首都拉巴特(Rabat)以南約450公里的村莊塔吉特(Tagounite),更在24小時內降下超過100毫米的驚人雨量。

這場大雨有望補充沙漠底下的地下水含水層,這些地下水正是附近居民汲取水源的重要來源。不過,大雨也帶來洪災災情,多處房屋和基礎建設被破壞,農民收成更大幅受損。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共超過20人喪命,迫使政府緊急分配救濟資金,以將損失降至最低。

(原文:A rare rain in the Sahara Desert

全球河流水位2023年創新低 36億人供水不足

密西西比河因嚴重乾旱,部分河床暴露在外。圖片來源/U.S. Coast Guard photo.

【AP News】世界氣象組織7日發布《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2023年是30多年來全球河流水量最少的一年,這一年破紀錄的高溫是河流乾涸的主因。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都遭遇嚴重乾旱,導致密西西比河和亞馬遜河等河流的水位創下歷史新低。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這波前所未見的全球河流乾旱,導致全球36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面臨缺水危機,2050年預計將上升到50億人,也會連帶影響河流航行、糧食種植等問題。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國際社會搜集並共享水資源資訊,以採取對應行動。

(原文:The world's rivers faced the driest year in three decades in 2023, the UN weather agency says

IRENA示警: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增長不足

COP28決議,2030年需將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兩倍,能源效率增加一倍。國際再生能源機構(IRENA)警告,按目前進度到2030年,只能達到目標的一半。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Climate Home News】去年COP28決議,2030年需將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兩倍,能源效率增加一倍,以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11日釋出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增長速度仍待加強,按照目前進度,2030年成果將比預期目標短少34%。

報告提到,太陽能成長強勁,但與2023年相比,全球還需要陸上風能和海上風能分別增加2倍和6倍產能、地熱增加近35倍產能,才有機會實現2030年目標。IRENA也指出,去年84%的可再生能源投資集中在中國、歐盟和美國,區域落差大,也須各界關注。

(原文:Despite solar surge, world off track for COP28 renewable energy target

生物多樣性危機「被高估」? 關鍵指標LPI陷爭議

生物多樣性下降的驅動因素包括棲息地喪失,通常是由於農業、伐木、建設、能源生產和採礦。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The New York Times】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倫敦動物學會(ZSL)10日發布最新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追蹤5,495種野生脊椎動物。結果顯示,全球野生脊椎動物族群規模在1970年至2020年期間,平均減少了73%。

報告中提及的「地球生命力指數(Living Planet Index)」,是近二十年衡量全球生物多樣性變化的常見指標。不過,報告的統計方式近期引發爭議,包括兩棲類、爬蟲類,及小規模物種的資料相對稀少;且報告中提到的規模變化是計算後的「相對」指數,非野生動物的「絕對」個數變化,可能高估了野生動物規模的縮減程度。

即使尚待更精確的統計方式,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的確面臨生物多樣性危機。耶魯大學生態學教授Walter Jetz說,這份資料不宜作為衡量生物多樣性的標準,但提供了珍貴的基礎資料庫,「毫無疑問,物種數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下降」。

(原文:Latest WWF Wildlife Survey Points to ‘Alarming’ Declines

台灣西海岸泥灘地流失58% 威脅生物多樣性

生多所研究顯示,在經歷了100年的大規模人為開發後,台灣西海岸泥灘地整體面積約有58%已經消失,天然棲地也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聯合新聞網】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近日在國際期刊Wetlands發表一項研究,主題是台灣西海岸泥灘地近百年的變遷狀況,報告顯示,經歷過去一百年的大規模人為開發,西海岸泥灘地約58%面積消失,對遷徙性水鳥構成重大威脅。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宛均分析,人們為了獲取開發需要的水資源,在河川上游興建水庫與水壩,卻攔截泥沙、阻斷了泥灘地的自然增長。此外,愈來愈多泥灘地因填海造陸,轉變為養殖漁業和農業區,或開發為工業區、漁港及商港。海岸環境從天然棲地逐步變為半天然棲地,最終成為完全人工化設施。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團隊呼籲,政府應重新審視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畫,減少泥灘地等天然棲地流失,以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

(原文:西海岸泥灘地消失58% 威脅候鳥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