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教育 偏鄉教育 借鏡陸、美、日
大陸/留守兒長大了 投入偏鄉支教要當好老師
  • 標準
  • sdg

大陸/留守兒長大了 投入偏鄉支教要當好老師

2018-06-24 聯合報/王彩鸝/大陸報導 徐兆玄/大陸攝影

楊柳從小在河南鹿邑長大,這個貧困的農村是中國道家始祖老子的故里。村裡的小學老師,常高中沒畢業就去教書,師資力量很薄弱。

吳光偉 湖北民族大學大二學生

吳光偉是湖北恩施自治區的侗族人,從有記憶開始,爸媽就不在家,他跟著爺爺奶奶在山裡生活,有一年暑假,他到浙江去找出外謀生的爸媽,一趟路程耗時三天三夜。媽媽的工作是做鞋幫,常忙到半夜一兩點才睡覺,早上五、六點就要起床;談起父母的辛苦,這個20歲、身高180的大男生,眼角泛著淚光。

他的爸爸只讀到初一,媽媽小學沒念畢業,家裡雖窮,爸爸每年一度返鄉,都會買考試卷給兒子。吳光偉小四開始住宿,從早到晚拚命念書,終於沒辜負爸媽期望,考上宣恩縣最好的高中,目前就讀湖北民族大學。

讀大學一年學費、住宿費和書本費約一萬三千元人民幣(約台幣六萬五千元),爸媽希望他專心讀書,不管再怎麼辛苦,他們都會想辦法;大學老師也說,如果現在就想打工,何不高中畢業就去賺錢?

今年暑假,他也投入大學生偏鄉支教行列,「我也是留守兒,我要用自己的故事來鼓勵偏鄉的孩子。」他希望大學畢業快一點工作,減輕爸媽的負擔。

楊柳 青海師範大學大二學生

1315785.jpg.jpg

楊柳的爸爸是水力發電廠的員工,她小時候常要隨著爸爸的工作地點遷徙,小學四年級轉學到廣東,讓她感受到明顯的城鄉差異;班上同學已經學了一年英文,她剛從ABC開始學,第一次考試只考32分。因為不想再被嘲笑,她更加用功讀書。

初中時舉家搬到新疆,楊柳讀八年級時,爸媽一起去上海工作,她和弟弟成了留守兒,14歲的楊柳姊代母職,一邊照顧弟弟,一邊苦讀,考上青海師範大學,還當上學生會的副會長,展現領導的才能。

楊柳說,自己童年吃了不少苦,更能理解弱勢兒的心理,將來想當一個好老師。

台灣城鄉學童的學習差距,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值的四至五倍,顯示搶救台灣偏鄉教育已刻不容緩。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9月19日主辦「偏鄉教育行動論壇」,邀請教育一線工作者及學者專家,與教育部面對面討論問題,找出可用的行動方案,歡迎關心教育的讀者報名參加。活動資訊詳見:「偏鄉教育行動論壇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