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限時賽】ESG躍採購指標 濾能「環保濾網」成新寵
2022-04-22
記者/蘇彥誠
濾能公司董事長黃銘文指著辦公室裡一幅畫,認為「低碳」會是未來的企業競爭力。記者蔡宗儒/攝影。
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全球企業都像加入限時賽,趕不上法規或供應鏈要求就淘汰。台灣許多中小企業連第一步「碳盤查」都沒做,要如何迎戰這場生存遊戲?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經濟日報共同製作「減碳限時賽」專題報導,剖析產業現況及實戰指引,陪伴產業走過轉型陣痛期。
編輯
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全球企業都像加入限時賽,趕不上法規或供應鏈要求就淘汰。台灣許多中小企業連第一步「碳盤查」都沒做,要如何迎戰這場生存遊戲?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經濟日報共同製作「減碳限時賽」專題報導,剖析產業現況及實戰指引,陪伴產業走過轉型陣痛期。
編輯
零碳經濟下,價錢不再是企業採購的唯一考量,碳排量成為新指標。化學濾網業者濾能主要生產「可替換濾網」,能大幅減少半導體業的廢棄物與碳排量;過去遭拒於門外,如今竟成新寵,在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濾網市占率超過五成。
「以前要經過層層認證才肯用我們產品,現在國際大廠來,直接報價就進去(供應鏈)了。」濾能公司董事長黃銘文說,這兩年市場變化大,環保產品變成搶手貨。
濾能成立於2014年,生產可替換濾網,讓濾材可與外框分離,外框可重複使用;與傳統濾網相比,可減少廢棄物、降低碳排,還能節省客戶成本。不過,初期黃銘文尋找客戶,對方卻建議「別胡思亂想」,認為價格、效果比環保更重要。如今,ESG是企業的採購指標,濾能成為半導體業關鍵供應商,客戶包含台積電、世界先進與南亞科,更於二月通過上櫃審議。
「綠色森林會流出黃金泉。」黃銘文指著辦公室裡一幅畫,認為「低碳」會是未來的企業競爭力。過去他已嘗到甜頭,未來要繼續畫出零碳路徑,已宣示明年將做出第一個「碳中和濾網」,2025年南科新廠要100%使用綠電。
黃銘文表示,濾能明年將做出第一個碳中和濾網。記者蔡宗儒/攝影。
今年濾能的重點工作是「碳盤查」。濾能過去推動永續時,較缺乏系統化、科學化的做法。黃銘文說:「就像以前是倡議隨手關燈,現在要做智慧用電管理。」碳盤查能幫助企業掌握數據,才能進行追蹤和控管。
濾能已啟動能源管理驗證、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盤查,預計今年11月就可完成、取得認證。碳盤查只是第一步,還要針對盤查結果,找到公司的碳問題,提出對應方法和手段。
「一個小改變,讓濾能變成一間有競爭力的企業。」黃銘文說,七年前一個「更環保」的念頭,如今讓台灣的濾網能走在世界前端,他將繼續打造「全球性的綠色企業」,讓濾能成為客戶口中的減碳楷模。
編輯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