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COP29/國泰金:完善碳交易 重要里程碑
2024-11-17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國泰金:完善碳交易 重要里程碑。特派記者余承翰/亞塞拜然攝影
國泰金控(2882)總經理李長庚親赴在亞塞拜然舉行的COP29,直擊國際氣候變遷趨勢,李長庚15日下午舉行跨海視訊記者會時表示,待全球完善且有一致碳交易市場規則,對氣候金融將是重要里程碑。
以「金融COP」為號召的COP29,締約國首先達成共識的是巴黎協定第6.4條草案;明定要建立一個全球碳市場規範。李長庚解釋,Article 6.4的本質是為了讓各國達到自己設定的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而設計的碳權轉讓機制;這代表經過一定的驗證後,國家之間的碳權將可進行交易、進行抵減,碳權會變成交易資產,甚至是風險性資產。
假設企業需要100個單位的碳權,但知道它有風險,所以買了120或130個單位,多出單位為避險性質,將來可以轉賣;未來碳權來源會有很多,像化石燃料減排、森林、土壤、水力都有各種不同的碳權,將來企業進行減碳時,可透過跨國、跨產業、不同碳權的組合,就像現在的股票投資組合一樣,可思考如何讓碳權的抵減效果達到最大值。
李長庚還說,碳權本身具抵減效果,而風險抵減就是保險的概念,目前保險設計為損害補償,未來保險是否可做到理賠碳權?假設未來碳權可以當作理賠的標準,產險公司對碳權的性質、內涵與交易不夠了解,就無法設計保單,未來在做投融資或議合時,必須對碳權有足夠的理解,才能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商品。
李長庚說,台灣是以製造業為主,若無法產生足夠的碳權,未來又需要抵減該如何因應?一旦碳權可跨國合作交易,對氣候金融而言「會是重大的里程碑」。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轉載)
完整內容全收錄於【前進COP29|團結一致,共創綠色世界】報導專區
編輯
完整內容全收錄於【前進COP29|團結一致,共創綠色世界】報導專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