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大會 各國減碳目標成關鍵
2025-11-10
聯合報/ 特派記者 洪欣慈 /貝倫報導
巴西主辦的COP30會議將開始,巴西貝倫機場內掛起關注氣候峰會的資訊看板。記者潘俊宏/攝影
願景工程基金會及聯合報長期關注氣候議題,第五年派採訪團全程參與氣候峰會,提供讀者最即時談判進展,並深入探討對台影響。本次採訪由國泰金控擔任共同倡議夥伴,不干預選題與採訪寫作,支持新聞獨立性、一同為氣候危機發聲。
編輯
第卅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今(十日)起在巴西亞馬遜雨林港口城市貝倫登場,今年不僅是巴黎協定簽署十周年,也是各國提交最新版本「國家自定貢獻」減碳目標(NDC)的關鍵年,將影響全球能否挽救攝氏一點五度升溫幅度目標,主辦方特別將今年定調為「落實峰會」,呼籲各國加速履行巴黎協定。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美方不派高階談判代表出席情況下,地緣政治將為今年談判增添哪些變數,也是本屆峰會關注焦點。美國總統川普九月在聯合國演講中稱氣候變遷是「史上最大騙局」,白宮官員也透露美方將不會派高階官員參與COP30。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執行長達斯古普塔認為,全球氣候秩序正在面臨改變,中國、巴西、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正在補上美國的空缺,COP30或許將是全球南方掌握氣候行動主導權的轉折點。
此外,峰會開幕前也風波不斷。今年在「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舉辦,地點極具象徵意義,但開始前屢傳哄抬房價等亂象,飯店住宿曾一晚飆漲至八萬台幣,巴西政府甚至需要租用兩艘郵輪才能確保代表團住宿無虞;為迎接人潮而建的「自由大道」高速公路也因穿越雨林引發環保人士批評。
減碳目標是今年峰會首要重點。為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升溫幅度,巴黎協定締約方每五年須向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提交新版減碳目標,今年是第三版(NDC3.0)提交年,但各國交卷緩慢,截至十一月九日,一九四個締約方(含歐盟)中僅七十九國提交,且減碳量遠不足以守住攝氏一點五度目標,預計將成為今年會議上各國談判和討論重點。
台灣今年也首度與國際同步提出減碳目標,喊出二○三五年碳排減量百分之卅六至百分之四十。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認為,台灣減碳目標還有強化的空間,模型評估顯示,台灣如果要落實二○五○年淨零排放,二○三五年至少需要減碳百分之五十二才有辦法做到,今年會議將是台灣借鏡和尋求國際合作的契機。

※ 完整內容請持續關注《COP30-巴西「森林COP」領導全球氣候金融與碳市場》系列報導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