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篇報導,我們想讓各位知道:
- 關鍵法律、政策出爐只是第一步。由於氣候危機與減碳牽涉的面向廣且深,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電業法、國土計畫法等,皆得在短期間跟進淨零腳步。
- 能源是減碳的重中之重,台灣綠能已初具規模,不過排碳大戶必須做更多,民眾對綠能的認知也需提升,不能只冀望在尚未發明的技術上。
- 各產業面臨技術轉型,以及未來的碳費與碳關稅成本,可能影響勞工就業、物價甚至房價,減碳的核心是人,因此公正轉型至關重要。
- 公正轉型得照顧受轉型衝擊的民眾,並將民意納入政府施政方向;但對住在偏鄉、氣候脆弱地區的居民而言,調適作為仍不足。
氣候變遷從擔憂成了現實,台灣當然躲不過。新北市板橋測站在去年夏天測出39.3度,史上最高溫。今年春季南部再度遇旱,高雄市開始減壓供水;嘉義縣市每日從雲林調水應急。
政府吹響了減碳之路的起跑哨音,下一步該踏向何方?
願景工程專訪多名專家,將以2030年的減碳目標、碳費/稅、工業減碳、光電義務、金融、交通、建築、公正轉型等八大面向,通盤解析「減碳起步走」的2023年,我們該如何參與及監督。
最關鍵的中央減碳目標遭批消極,比六都自治條例還低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說明,台灣在2015年曾提出2030年減碳20%(相較2005年)目標;去年三月政府公布淨零路徑後,各部會盤點潛在減量貢獻,決定將2030年減碳目標提高至24±1%。
「政府缺乏一個戰略性、引領性的目標,沒有辦法激勵全國重視減碳。」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認為,國家應將減碳目標作為宣示,才能帶動企業和民眾思考如何淨零。周桂田表示,24±1%「如此低的減碳目標」,反映台灣過去對能源轉型、減碳的遲滯。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長期觀測各國數據,他分析,台灣2030年最少應減碳40%,才能達成2050年淨零。
盤點十二項戰略規劃,趙家緯預測「2030年的減碳量應可達到30%」,但國發會設定目標時不求積極,反而倒退5%,與淨零願景背道而馳。趙家緯也說,國發會未公開詳細的評估過程,因此科學性不足,學界無法得知各部會究竟如何盤點?違背了公正轉型的「政府治理」原則。
針對各界質疑2030減碳目標太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回應,其中一項考量因素便是台灣經濟成長高於預期,過去僅預測1%,現在維持在2至3%,造成用電需求升高。
龔明鑫主張,台灣要等到未來出現新科技後,才能產生巨大的減碳效果,「還有8年時間,希望透過國際合作可以研發出來,甚至去落實;這是科學家救世界、救國的時候。」
洪昇邦說,即使未來發明出超凡的減碳技術,這幾年政府消極作為產生的碳排放與氣候危害都不會消失,國發會嚴重低估全球的氣候緊急性。
氣候法要求環保署、金管會合作訂碳費 綠委估今年完成
今年二月《氣候法》實施,明確將碳費入法,落實「排碳者付費」,讓排放溫室氣體的企業付出相對應的價格,藉此產生減碳誘因和動機。但最受關注的費率、收入用途還有待相關子法訂定。幕後推手立委洪申翰表示,「碳費配套和氣候法相關子法,都預計今年完成」。
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認為,碳費的原理形同「政府提高電價後,人們會更節約用電」,因此碳定價是重要的減碳工具。
至於立法前爭論不休的「碳費或碳稅」兩難,蕭代基表示,碳費在大法官解釋中屬於特別公課,收入用途受限,費率必然較低;如果行政院只對排碳大戶收每噸300元,很難形成減量誘因。
至於碳費的第二大癥結,若碳費徵收對象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優費匯率,雖在修法後保留「中央主管機關另定之」,修法前連日反對的環團仍抱持疑慮。
依法將成立的「溫室氣體管理基金」也在氣候法〈第三十三條〉明載,用途包含補助、獎勵「事業投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陳雍慧便認為,政府基於「汙染者付費」原則,不應將碳費收入回饋給企業投資減排設備。
學者質疑:關鍵戰略為何漏了「工業減碳」?
台灣的碳排放57%來自工業部門,且未來碳費上路的第一階段,將向約287間年排放2.5萬噸二氧化碳以上「碳排大戶」先開徵,工業減碳成了政商雙方的首要難題。
「目前台灣只談輔導、產業公會合作,這都不算是工業減碳的政策工具,我會懷疑功效。」何謂有效的政策工具?趙家緯舉例,德國政府保證收購低碳產品之外,試行「碳差異合約」(Carbon 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CfD),若產品因低碳能源、脫碳技術產生額外成本,政府將予以補貼,讓低碳商品有能力參與市場競爭。
去年,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六十五間供應鏈遍佈全球的跨國企業,組成「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FMC),承諾在2030年前進行120億美元的綠色採購,投資低碳排的鋁、鋼鐵、航運、水泥。
「工業減碳的部門並沒有抓到這個趨勢。」趙家緯認為,國際市場對於低碳工業產品將有越來越高的需求,經濟部應該統合散落在十二項戰略中的工業減碳措施、設專章探討,才能有效領導台灣的工業轉型、掌握低碳轉型的商機,也避免台灣產品輸在起跑點。
光電設置率超低 用電大戶閒置屋頂比知本溼地還大
德國補貼低碳商品、多國企業投資低碳供應鏈皆屬商業誘因,想接軌的台灣廠商仍是綠電難尋,綜觀「十二項戰略」其中五章皆以能源為題,可謂重中之重。但綠色和平基金會在去年底發表「五大傳產集團總體檢報告」,發現台塑、遠東、中鋼、台玻、統一等集團,除了中鋼以外,其餘光電設置率都低於4%。
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洪昇邦表示,行政院已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送交立院審議,要求新建物屋頂設置光電設備,期望加速民間屋頂的光電發展,「卻對於更該負責的用電大戶輕放」。洪昇邦認為,經濟部若管不動用電大戶,最終恐讓2050淨零成為一場白日夢。
洪昇邦呼籲,經濟部應將用電大戶的光電設置義務量,由10%提升至20%,以呼應台灣2025年綠電占比20%的目標,並且隨著能源轉型進程逐步提高;此外,應積極鼓勵自建發電設備,尤其是自有屋頂光電,優於購買憑證或建置儲能設備。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則主張,用電大戶的門檻應從5MW調整為800KW,從三百擴大至五千家,才能有效利用產業的閒置屋頂,「就算不要求立即使用綠電,也應儘早訂出時程、提出獎勵方案」。
高茹萍也強調,「政府機關、教育機構不應被排除在用電大戶範圍外」,這些機構有帶頭示範的作用,目前卻被免除義務責任,造成公有屋頂空間尚未被充分利用。
綠色金融上緊發條,避免化石投資成了升溫幫兇
十二項戰略中的「綠色金融」專章由金管會主責,規劃刺激淨零投資的政策、促使企業公開氣候風險相關的財務規劃。
對此,金管會去年就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加速金融機構及投融資部位的溫室氣體盤查,並公布「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提供金融業投融資評估、與企業議合的依據,鼓勵將資金導引至低碳、永續的經濟活動中。
她指出,全球經濟體對化石燃料成癮,不從中抽出資金,不利於催生低碳永續的新經濟、減少氣候災害造成的人權衝擊和財務損失。
關於強制撤資的政策規劃,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回應,金管會不能要求私部門「只能投資什麼、不能投資什麼」,站在政府立場,必須尊重市場機制。
「我們不希望金融業一下就從產業撤資。」胡則華表示,包含石化產業等上市櫃公司,若有前瞻技術能夠減少碳排,銀行仍然願意融資給企業、促進轉型計畫。
「如果企業長期『不符合』永續指引,就會產生排擠效果。」胡則華說,銀行投融資對象的碳排若降不下來,將拖累銀行的減碳計畫;銀行相對願意投資減碳表現優異的企業,她認為,「資金的確會移轉。」
交通淨零只見電動化拚數量 學者批:不及格
由於交通碳排放約占全台14%,僅低於工業,十二項戰略也將「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獨立成章,並提出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電動小客車及機車100%市售比兩大目標。不過台大土木系交通工程組教授張學孔分析,「若未提高公共運輸占比,交通淨零有困難」。
「同樣的距離,基隆到屏東的公共運輸使用率是18.5%,日本東京到名古屋是72%。」張學孔強調,各國的交通淨零除了電動化,更會拉高公共運輸比,才能減少私人燃油車的既有碳排,但十二項戰略完全沒提及此點。
十二項戰略為何如此保守?張學孔猜測,先談技術與硬體是非戰之罪,畢竟改變習慣很困難,「大家就是喜歡便宜、方便的東西,把外部成本丟給政府和其他人」,於是擁擠、危險、污染成了台灣的交通現況。人人有自用車很方便,「其實成本是回歸到自己承擔」張學孔說。
張學孔主張,政府應從稅率著手,提高用車成本,給予大眾運輸優惠,最後由市場影響用路人。他舉例,倫敦、新加坡在尖峰時刻向汽車收取「壅擠費」,再將收入改善巴士與地鐵系統,為通勤族、弱勢民眾提供套票,大幅改善路網健康,紐約也正在決議效法。
張學孔也提醒,若國發會、交通部往後著眼結構,必須回頭想想2030年的公車電動化目標,重新研擬。根據國發會資料,全台現有一萬七百輛公車需電動化,張學孔說:「如果要讓更多人搭公車,這數量遠遠不夠。」
高熱都市急需降溫 綠建築只是配套之一
交通綠化之外,建築減碳也是未來都市發展的重點項目,十二項戰略中與建築相關的內容散落在「節能」與「淨零綠生活」等六章節中,將推動建築能效分級制度、推展綠建材與工法,並於2030年達到一年新建350件綠建築。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規劃,公有建築將先行淨零,依序從辦公服務類、公共集會類,逐步拓展到衛福機構、宿舍等。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教師林子平表示,德國推動綠建築時,也先從公部門出發,創造技術與誘因,才能吸引民間投入,「畢竟民用建築太多,不好做,而且牽涉到成本與價格,勢必引發怨言」。他認為,目前的戰略「可理解,但仍稍嫌保守」。
至於技術面,林子平分析,低耗能家電僅能減少用電排碳,蓋房子開發土地、開挖建材等「製程」才是最大的碳排來源,「不能只從設備的觀點去看。」他舉例,目前荷蘭已強制房仲業者登錄建案的碳足跡與能效級距,在此嚴格規定下,能效越好,房價更高,成為綠建築的驅力。
不過學界也擔心,民眾的居住成本因此上升。林子平強調,都市規劃得納入公正轉型,如台北市萬華區巷弄交錯,都市熱島效應嚴重,且房價較低;大安區則有公園降溫,更是熱門銷售地段,勢必更容易進行淨零轉型。林子平說,氣候變遷不只擴大各國貧富差距,也牽動居住正義。
淨零公正轉型 如何不枉「亞洲人權燈塔」美名
十二項戰略包山包海,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表示,氣候變遷、淨零轉型「對產業和民生有全面性影響」。國發會公布的十二項戰略以「公正轉型」結尾,並列出五大課題:勞工就業、產業發展、區域均衡、民生消費、政府治理,試圖降低減碳對民生的衝擊。
目前國發會宣示,將跨部會找出受轉型影響的勞工、民眾,和居住在氣候風險區域的弱勢族群,「透過社會溝通對話,讓利害關係人參與規劃」。趙家緯則建議,政府可參考韓國、歐洲的氣候公民大會,由公部門模擬政策情境,讓公民在充分知情的狀況下參與討論。
以農民為例,經常因大旱被迫停灌。眼看作物即將成熟,卻沒辦法收成,葉于瑄說,「這對農民來說是暴殄天物,情感和精神衝擊,不是錢可以補回來的」,政府應用淨零視野,重新審視過去的政策——不只發放停灌補貼,應該鼓勵農民採用耐旱種,增加調適氣候變遷的能力。
她建議,政府部門定期評估氣候變遷對工作權的衝擊、擬定對策;社福體系必須關注電價正常化後,有多少能源貧窮戶需要協助,並針對民眾在極端氣候下的健康風險予以保障。
葉于瑄強調,淨零轉型要兼顧公正公平,不遺落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