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社會創新 永續新生活
跟著 One-Forty 促進社會兼容,做生活中的平權大使
  • 標準
  • sdg
  • sdg
  • sdg

跟著 One-Forty 促進社會兼容,做生活中的平權大使

2022-09-25 社企流/李沂霖

由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社企流主辦、星展銀行(台灣)共同策動的「永續行動嘉年華」將於 10 月 15 、16 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以輕鬆、有趣方式,為公民打造全方位的永續力。活動免費參與、即日起開放報名!

嘉年華策展從 5 大關鍵社會議題出發,匯集 5 家具代表性的社會創新組織共同策展——教育X總統創新獎得主「均一教育平台」、環保X台灣純淨保養品牌「綠藤生機」、社會兼容X全台最大東南亞移工學習社群「One-Forty」、食農X米其林亞洲首選乳品「鮮乳坊」、城鄉發展X十大傑出青年點燃地方活力樞紐「甘樂文創」,透過各組織深耕多年的豐富經驗與洞察,帶公民深度了解台灣重要的永續發展趨勢。


本文邀請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推薦社會兼容的關鍵字與精選資源,作為議題入門指南。歡迎報名永續行動嘉年華,跟著 One-Forty 掌握社會兼容的相關知識!

在藍小姐家中,有一名 90 歲的阿嬤,身體仍硬朗,不過聽力稍微退化,平時溝通得湊近耳邊,三餐需要有人協助打理、飯後則要陪著散步維持健康與體力。藍小姐與先生平時要上班,膝下還有兩名孩子處於最需要關心與照顧的年紀。

為能給阿嬤高品質的照顧,藍小姐請來 Suma 協助處理家務、陪伴阿嬤,7 年來,Suma 是家中不可或缺的神助手,更成為阿嬤最好的朋友。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故事中的家庭神隊友 Suma,是來自東南亞的移工。Suma 的故事並非單一個案,而是在高齡化的台灣社會中,逐漸普及的生活常態。台灣目前有超過 60 萬名移工、多數擔任家庭照顧者,相當於每 35 人,就有一名是移工,且人數持續增長中。

在藍小姐的故事中,同住在一個屋簷下,Suma 為了拉近與阿嬤的距離,花心思去學中文與阿嬤溝通、做阿嬤愛吃的菜;而藍小姐則特別留意 Suma 的習慣與喜好、認識她所信仰的穆斯林文化。

所謂社會兼容,就是存在於這樣的生活細節中——我們如何與不同背景、種族、文化、性別、年齡的人,融洽共處。

來自東南亞的移工 Suma 是藍小姐家中不可或缺的神助手。圖/One-Forty

3 個關鍵字,培養接納多元文化的胸懷

然而,當今仍有許多不同於藍小姐與 Suma 的故事在社會上演。長期投入移工教育、致力促進多元包容社會的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說道,許多人在面對這一群來自東南亞、多數從事藍領工作的移工,仍帶有偏見、刻板印象。要如何促進眾人培養接納多元文化的胸懷、促進更兼容友善的社會,陳凱翔鼓勵眾人,可從這 3 個關鍵字著手:

#同理心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你想過一個怎麼樣的生活、受到怎麼樣的對待,也應同理地待人處事。

#好奇心

以同理心對待他人是基本,而抱持好奇心去面對和自己背景不同的人,則是更積極地、建構生活的態度。「因為有好奇心,可以從與自己不同的生活經驗與脈絡中,獲得新的感受及學習。」

陳凱翔舉例,自己在求學階段生活經驗略為單一,順遂地讀書、考上理想大學、投入職場。直到認識了移工,從中看見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在跟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拓展了自己的眼界、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同時也對自己所處的地方,有更深地認識。」陳凱翔表示,凡事抱有好奇心,有助其向外探索、更能向內認同。

#共同願景

在群居的社會之中,人人相互連結,「我們想處在什麼樣的社會?」是充滿信任、相互尊重、彼此扶持的樣貌,「那麼自己在其中可以扮演麼角色?」這就是擁有共同願景的重要性,去想像心目中理想的未來,進而找到應有的生活態度,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朝向共同願景更加靠近。

培養接納多元文化的胸懷、促進更兼容友善的社會,可從同理新、好奇心、共同願景 3 個關鍵字著手。圖/One-Forty

消除偏見,從認識開始——香港 WEDO Global 怎麼做

「達成社會兼容,是一場沒有終點、需持續追求的過程。」陳凱翔分享,不只在台灣,放眼世界,大眾對於人權、平權的討論,至今未曾停歇。

與台灣鄰近的香港,屬歷史更悠長的移民社會,不只有東南亞移工,也有印度裔、南亞裔等移民,已在香港發展至第二代、第三代。當地,有一個組織名為「WEDO Global」,如 One-Forty 一般,致力促進社會兼容,希望讓不分背景、國籍的人們,在香港社會共融共處。

WEDO Global 於 2011 年成立,致力推廣多元文化教育,盼能減少社會對於少數族裔的種族歧視。

最令陳凱翔印象深刻的是,WEDO Global 從大學教育著手,在眾人心態最為開放的求學階段,透過教育現場,讓學生們接觸並認識多元文化。「更深度、全面地去認識原本陌生的事物,是撕下刻板標籤的關鍵第一步。」

WEDO Global 透過教育現場,讓學生們接觸並認識多元文化。圖/WEDO GLOBAL

開闊視野!陳凱翔的精選資源推薦

陳凱翔提及,迷思、刻板印象的生成,常源自於對該事物的不理解。而要跨出理解的第一步,其實並不難。比如透過日常閱讀、看電影,便能窺見世界各個角落人們的樣貌;再者,也能定期追蹤媒體報導,關注促進社會兼容的好點子;更進一步,還能接觸不同的組織,透過參考工具、或參與志工的方式,培養自己看待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元視角。以下分享陳凱翔推薦的私房清單,供大家參考:

【 透過書籍電影看世界 】

  • 書籍《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此書作者為臺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內容描述女性外籍幫傭來到台灣工作的故事。被譽為如小說一樣好看的報導文學。陳凱翔分享,這本書是開啟他對於移工議題的關注,相當重要的啟蒙。

  • 電影《幸福綠皮書》:電影描述 1962 年的美國,一名牙買加裔美國鋼琴家,與白人司機兼保鑣於巡迴演出時,相處兩個月的點點滴滴,呈現超越種族、階級的動人故事。「不只是台灣,全球每個地方都在思考,該如何跟不同文化、國家的人共處。」陳凱翔提及,透過電影,可用不同的視角,思考種族歧視的議題。

【追蹤媒體廣泛獲新知】

  • 社企流:社企流以永續為主軸,聚焦國內外社會創新創業的趨勢與案例報導,有助大眾多元地認識社會上應被關注的族群與問題,推薦給想廣泛了解社會議題的一般大眾。

  •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搜羅來自世界各地社會創新組織領袖對於全球議題的洞察與解方,可從中一探國際上非營利組織、企業、政府、公民等角色,如何回應社會問題、採取行動。

【善用資源採取進階行動】

  • One-Forty 議題教學包:認識移工為何重要?如何與身邊的人分享關注社會兼容的重要性?One-Forty 製作此份議題教學包,透過問題引導、迷思破除等教案內容,作為易於理解、說明並傳遞的工具,有助關注此議題的大眾運用,尤其方便教育工作者用於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具備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的能力。

  • 國際志工ICYE:擔任國際志工,直接進入你所關注的議題現場,是最能深刻認識問題的方式。陳凱翔建議可透過較長期的志工服務,貢獻自身所長服務在地、同時也培養自身異地生活的能力。「我相信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會是影響一輩子的深刻經歷。」

One-Forty 製作議題教學包,便於大眾理解、說明並傳遞移工議題。圖/One-Forty

許一個共好的未來

長期投入社會兼容倡議,陳凱翔期許,未來各個關注不同議題的社會創新組織,能夠越來越走向「開放共享」。以 One-Forty 為例,在組織成立七週年之際,他們公開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之心法、以及議題倡議、組織文化塑造、影響力評估等專業工作方法論。期能串連更多關注社會發展、促進兼容平權的組織,彼此交流合作,打開更多可能性。

而今,隨著移工在台人數逐年增加,相應的政策也隨之調整。針對公部門,陳凱翔提及轉換思維的重要性,「從 Labor 到 Talent,不要僅將移工視為過客、勞工,而是將其看做人才。」當一名在台移工回國之後,他所具備的中文能力以及對台灣文化的理解程度,對於在東南亞的台商而言,會是相當有利的能力,有助於促進良好的人才流動。更進一步,這些移工也會是最佳的外交大使,能將在台灣美好的經驗,分享給更多海外的人。「這也許是台灣能在世界上被看見,一個很好的機會。」

陳凱翔相信,「一個社會的進步,來自於我們如何與不同國家、文化、語言的人們共處。」欲生活在一個進步、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有賴同處其中的每一個人採取行動,「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行動吧!」從日常的待人處事做起、從認識一個原本不熟悉的文化做起,帶著同理心與好奇心,讓我們一起離共好的社會更加靠近。

永續行動嘉年華主視覺
永續行動嘉年華 10/15-16 華山登場!免費報名拿限量好禮 >> 即刻報名

願景工程基金會是個獨立、非營利的新聞倡議組織,我們相信,好的報導與行動需要時間與資源維持活力運作。歡迎您透過捐款支持我們,不論多寡,都是推動台灣向前邁進的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