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及台灣民間團體於COP27上,與帛琉、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等友邦國家舉辦周邊會議,交流農業調適、自然解方等氣候成果。
「芋頭是帛琉的傳統主食,主要生長在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後,鹽度高的海水造成嚴重損失。」帛琉農漁暨環境部長維史提(Steven Victor)指出,氣候變遷衝擊帛琉的農漁業,糧食系統亮起警訊。
維史提表示,台灣國合會對帛琉的糧食安全貢獻許多,不只協助挑選替代農作物、畜禽品種,也依據當地文化和環境條件,導入更永續的農業方法,「這是成功的夥伴關係」。
國合會副秘書長史立軍表示,周邊會議對台灣來講得之不易,是傳遞台灣氣候貢獻的機會。他指出,小島國家通常經濟規模小,欠缺土地和水資源,因此糧食仰賴進口,在疫情爆發後糧食安全出現危機,國合會便藉農業計畫協助帛琉糧食自給。
另一個與台灣合辦周邊會議的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是位於加勒比海的群島。2017年克國經歷嚴重旱災,農業損失慘重,國合會技術合作處長顏銘宏指出,「友邦不知道怎麼應對極端氣候事件」。國合會派員在當地建置四座農業氣象站,透過預警系統降低災損,並成立示範農場,提升作物的耐旱能力。
顏銘宏說,過去的援外計畫是協助克國增加農產量,現在已轉型為強化氣候調適能力;國合會從2018年開始,每年參與聯合國氣候高峰會,與受氣候變遷影響嚴重的邦交國合辦周邊會議,分享台灣協助小島國調適極端氣候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