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高溫、寒害、乾旱、暴雨、土壤退化、海洋酸化等在在影威脅到糧食安全,歐美各國也開始重視飲食造成的碳足跡。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推估,全球「糧食系統」產生的碳排放約占21%~37%,顯見民眾的飲食習慣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容小覷。
吃出多少碳排放? 糧食碳排不容小覷
為何兩者間存在巨大差距?主要是台灣缺乏完整的糧食碳排放計算,目前只計算「農業生產」的碳排放,包含畜禽腸胃道發酵、糞尿處理、水稻種植、農業土壤排放、農作物殘體燃燒及尿素使用等數據。
但由生產地到消費者手中,這漫長的運輸及處理鏈所產生的碳排都未列入計算。比如生產過程中的燃料燃燒、土地利用排放、加工、冷藏、廚餘廢棄等環節產生的碳排放,都未被歸在農業部門。
以畜牧業為例,從飼料進口、加工、包裝配送及廢棄物處理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未納入農業部門計算。碳排計算落差可能導致減碳策略顧此失彼。
不過,環保署氣候變遷署籌備處減量推動組組長蘇意筠指出,即使依照IPCC的計算方式,將農產品的加工、運輸、廢棄的溫室氣體排放納入計算,也約僅占整體的5.11%;雖然已比「農業部門」碳排放高出四倍,仍遠低於聯合國估計的27%。他認為,主要原因是台灣並非農業大國,因此農業碳排占比較低。
事實上,台灣的糧食進口率高達七成,進口的農產品碳排皆屬於生產出口國,而非屬於消費進口國,雖然碳排計算屬於生產國,不代表消費者就沒有減碳義務與責任,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災害,也不會因為溫室氣體排放清冊的計算結果而減緩。
農業部門碳排降低 飲食碳排卻不減反增
根據農試所的研究,農業部門過去十年來碳排放逐年遞減,主要原因是台灣農業發展近年逐漸衰退;但台灣又須將糧食自給率從現在的三成提高到四成的目標,農業部門的碳排就會增加,因此「如何降低碳排,同時又提高糧食自給率」是農委會的一大挑戰。
我國農業部門碳排放逐年降低,但飲食碳排放卻是節節攀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社指出,從1971年到2021年,國人的肉、蛋、奶消費量從每人每年41公斤,到每人每年133公斤,成長3倍以上,國內的畜禽飼養量也成長了3倍之多,由於肉蛋奶屬於高碳排食物,完全與國際的低碳飲食趨勢背道而馳。
農委會將推低碳農產補助 實質減碳還機會賣碳權
陳吉仲表示,目前農委會的減碳工作著重在生產端,以畜牧業來說,農委會正在透過調配飼料、沼氣發電、雞糞轉作有機肥的方式,減少畜牧業的碳排放,如此一來就能降低紅肉的碳排放,而不會去鼓勵民眾減少消費紅肉。
陳吉仲說,農委會的目標要在2040年達到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比國家目標提早十年,其中分為減量、增匯、循環、綠趨勢四大主軸。其中實質減量是首要任務,要減量就需要先盤查碳排放,透過鼓勵輔導,目標在2040年前完成至少4000家農業產銷單位的碳盤查,逐步掌握各環節的碳排放,擬定減量措施。
例如,目前農機具主要都是以柴油機具,碳排放較高,陳吉仲說,目前農委會補助業者添購低碳的電動化農機具,目標是2040年農機具100%電動化。自2023年開始,農委會與環保署合作提高實質減碳的經濟誘因,如果生產者願意汰換成電動農機、節能水車、生物質燃料及LED集魚燈等,這一切都能換算成農業節能減碳效益,生產者減碳量愈高,獲得的補助就愈高。
此外,陳吉仲強調,「碳匯」是農業邁向進零碳排不可或缺的一步,碳匯未來若能成為碳權,也會是農業部門推動減碳的一大誘因。根據農委會的研究,每公頃新植造林每年約可貢獻8.52公噸(CO2e)的碳匯;竹林平均每公頃可貢獻20.3公噸(CO2e)的碳匯。
農委會目標是2040年前增加1000萬噸的碳匯,協助我國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陳吉仲認為,當未來有了科學計算的碳排數據,就能獎勵農企業轉向低碳農耕,例如稻米平均碳排放是2公斤(CO2e),若農民生產出碳排只有1公斤(CO2e)的稻米,那農委會就能給予低碳補助,也會協助農民跟環保署申請碳權,把碳權賣給企業,以此鼓勵農民轉向低碳農業,相關辦法和計算方式仍須再跟環保署討論。
蘇意筠表示,以減碳額度獎勵低碳農業的概念很好,但為達到「實質減碳」,農業減碳必須符合MRV原則:確保減碳數據是可測量(Measure)、可報告(Report)、可驗證(Verify),如此才能作可抵換的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