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2天+延會1天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9)落幕。號稱「融資峰會」的亞塞拜然氣候峰會,今年聚焦提出「新集體量化目標」(NCGQ),預料將大幅提高已開發國家給予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資金。然而經過兩周的討論,仍無法做出結論,縮水的氣候資金目標,讓許多在場的氣候倡議者和團體都無法接受。
本周的願景永續周報「圖輯特別篇」,將透過影像帶您回顧本屆COP大會的重點時刻。
跟著攝影記者的腳步,與COP採訪團一同前進神秘的中亞國家——亞塞拜然,走入世界氣候峰會現場,除了關注檯面上各國領袖談話、氣候公約協商進展,也帶年您透過COP29大會的「每日會議主題」認識最新環境議題,直擊現場的周邊會議、各國新倡議、NGO倡議的最新動態,一窺COP29的幕前與幕後。
【COP29每日會議主題】
11月11日 | 11月12日 | 11月13日 | 11月14日 | 11月15日 | 11月16日 |
開幕日 | 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 | 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 | 資金、投資和貿易日 | 能源、和平、救濟與恢復日 | 科學、技術與創新、數位化日,氣候正義行動日 |
11月17日 | 11月18日 | 11月19日 | 11月20日 | 11月21日 | 11月22日 |
休會日 | 人力資本、兒童和青年、健康、教育日 | 糧食、農業和水資源日 | 都市化、運輸、旅遊日 | 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原住民、性別平等、海洋和沿海地區日 | 閉幕日 |
11月10日/第0天/COP29幕後準備
幕後準備
亞塞拜然被選為COP29的主辦國。包括高級政府官員在內的80,000名嘉賓將抵達巴庫參加這次重要會議。COP29主席國的策略基於兩個主要理念:提高野心和推動行動。前者指的是加強創新,後者指的是氣候融資。
該市於奧林匹克體育場旁建造了一個佔地112,000平方米的專用場館,超過40,000名代表和世界領導人將聚集於此,討論關鍵的氣候融資和減排目標。改善機場設施、人群管理和擴大住宿將確保亞塞拜然做好應對這一湧入的準備。
對亞塞拜然來說,主辦世界上最大的氣候峰會(COP),標誌著氣候外交的關鍵時刻。
11月11日/第1天/COP29開幕日
進場
今年,COP29主辦單位預計活動期間將有四至五萬人湧入會場,但整體熱度在外界來看似乎不如往昔。包括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賴恩正為新任期做準備,德法領袖也沒有出席,美國總統拜登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樣選擇缺席。少了國際政治在場邊角力的熱鬧,以及噱頭十足的領袖星光大道,COP29在參加人數上雖不算冷清,但氣氛有點冷,還有一份焦慮在會場蔓延。
開幕式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在開幕儀式強調,必須守住氣溫升高1.5℃的防線,呼籲G20國家要挺身而出。古特瑞斯指出,開發中國家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需求,到了2030年可能出現高達每年359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他也點出氣候融資的重要,認為COP29的任務必須拉下氣候融資的高牆,而已發展國家不該讓巴庫空手而歸,COP29必須針對氣候融資達成共識。
「代表亭」(Delegation Pavilions)
氣候峰會各國「代表亭」(Delegation Pavilions)是宣傳的絕佳舞台,在COP29最引人注目的是主辦國亞塞拜然和明年舉辦COP30的巴西,以「生態轉型之路」為主題,展示巴西應對氣候變遷措施的機會。而中國大陸也設「中國角」,躋身場內少數大型攤位,並舉辦剪春聯等活動,吸引各國與會者參與。
延伸閱讀:直擊COP29/助島國抗暖化兩岸外交角力
11月12日-13日/第2、3天/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
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
為期兩日的COP29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13日落幕,儘管多邊開發銀行拋磚引玉宣布2030年前達成提供發展中國家1,200億美元氣候資金的規模,但針對「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討論卻難以聚焦。值得觀察的是,締約方會議草案文字從原來9頁增至34頁,代表各方意見愈來愈多,取得共識將更加困難,學者普遍對峰會最後能否達成共識表達悲觀。
很多人憂心,如果美國不再與國際社會站在同一陣線,不僅氣候融資將失去一大奧援,已發展國家更可能躲在美國之後,避免分擔更大的責任。許多大國領袖今年未現身峰會,無論是否實質影響氣候融資的討論,無疑更加深各方擔憂。
11月14日/第4天/資金、投資和貿易日
氣候融資
第29屆氣候峰會被形容為是「融資峰會」,著重於氣候資金和「損失與損害」基金討論,並預計訂出氣候資金新目標。過去的氣候資金目標是2020至2025年,已開發國家每年向開發中國家提供一千億美元,未來規模預計兆元起跳。
聯合國全球政策模型計算,發展中國家至2025年須從氣候資金中取得1.1兆美元,203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8兆。聯合國氣候變遷負責人西蒙.斯蒂爾在今年初指出,全球得動用至少2.4兆美元才能實現氣候變遷目標;這次逾八十位領袖、政府代表齊聚一堂,大家很期待討論出具體數字。
延伸閱讀:直擊COP29/誰出錢?氣候資金籌募難
11月15日/第5天/能源、和平、救濟與恢復日
氣候峰會休戰呼籲(COP Truce Appeal)
今年氣候峰會(COP29)於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但依然受到戰火陰霾的影響,西北有俄烏戰爭,西南有以哈衝突。COP29於15日正式發表氣候峰會休戰宣言(COP Truce),呼籲各國在氣候峰會期間停止戰爭,不過這項呼籲中卻不見以色列、俄國,和美國的支持。
氣候峰會主席團於定位「和平、救濟,和恢復日」(Peace, Relief, and Recovery Day)的15日發布氣候峰會休戰呼籲(COP Truce Appeal),132國和上千個民間團體表達支持,休戰宣言呼籲各國在氣候峰會舉行的這一個月暫停軍事行動。
「轉型脫離」化石燃料
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延續去年COP28的倡議,支持「轉型脫離」化石燃料,不過聯合國副秘書長李軍華昨指出,再生能源的成長速度還是不夠快。而國際能源統計報告指出,雖然化石燃料去年在全球能源占比降低,消費總量卻創下新高。
11月16日/第6天/科學、技術與創新、數位化日,氣候正義行動日
綠色數位行動宣言
COP29今年首辦數位化日,發表「綠色數位行動宣言」,呼籲各界合作加速發展有利於解決氣候變遷的數位化工程,日新月異的AI人工智慧更被寄予厚望,但有專家學者提醒,氣候數據蒐集上的偏頗及資金來源仍是待解決問題。
COP29主席巴巴耶夫表示,首辦數位化日是將數位科技納為轉型工具,象徵氣候行動的新篇章,他認為從利用人工智慧來建立氣候模型到優化再生能源系統,數位科技的進步有助於全球加速找到永續的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COP29焦點話題/ 抗暖化峰會熱議AI
氣候正義行動日
16日,數百名示威者在COP的主要會議室外靜坐抗議,COP會期兩週間的週末,通常是民間倡議團體與示威者們最大型的抗議日。這場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示威活動,全球許多地點也同時響應,成為一年一度的全球「氣候正義行動日」。
示威者們揮舞著旗幟,打著響指,並發出哼唱和低語的口號,進行著一場靜默抗議,許多人用「Silenced」字樣的布條遮住了嘴巴。
示威者們高舉標語,呼籲為氣候融資承諾更多資金,這筆資金將用於支持向清潔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過渡。這一訴求正值會場上的談判代表們正努力達成相關協議——但進展緩慢,觀察人士指出,任何協議的方向仍然不明確。
11月18日/第8天/人力資本、兒童和青年、健康、教育日
青年行動解方
台灣與全球約30國、上百位青年共同提出「沖繩宣言」,承諾打造永續、公平與韌性世界,並連同第一本「台灣綠色行動與解方指南」送到COP29現場,透過致贈重要人士或活動分享,增加國際曝光交流機會。
18日舉行一場「賦能青年」分享會,世台聯合基金會亞太中心理事兼COP專案執行長申心蓓表示,青年不僅是明天的領導者,更是今天的領導者,他們帶來嶄新視角、活力和創新點子,對於因應氣候變遷等複雜挑戰至關重要,基金會為賦能青年啟動「聯合國全球培訓計畫」,提供參與國際外交和氣候治理所需的工具及機會,在全球活動中獲得實踐經驗,學習知識、倡導變革及建立能夠支持職能發展的網絡。
11月19日/第9天/糧食、農業和水資源日
農業的未來挑戰
COP29進入「糧食、農業和水資源日」,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om Vilsack)舉行記者會指出,全球人口正快速成長,假設一如推估,在短時間內達到一百億人,現行農業產量勢必要大幅增加。光是面對如此龐大的人口增長,對食物產量來說是莫大的挑戰,如果再加上氣候變遷,問題就變得更為困難,尤其全球正面對可能會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乾旱,以及不斷發生的強力風暴等棘手極端氣候。
11月20日/第10天/都市化、運輸、旅遊日
巴庫永續都市
COP29主辦國「亞塞拜然」是全球城市化成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有感於城市在塑造國家和整個地球的未來發揮關鍵作用,在今年氣候峰會中提出了「跨部門的城市韌性與健康行動宣言」(Multisectoral Actions Pathways for Resilient and Healthy Cities,簡稱MAP)。
MAP宣言強調跨部門協作的重要性,將多個部門和治理層面的努力結合起來。在自然和健康方面,促進健康、公平與友善自然的城市發展,並提供加強城市氣候韌性的工具。此外,提倡創新技術以減少汙染並確保資源效率,同時呼籲提出鼓勵永續建築實踐的政策及框架。
各國難甩化石燃料
國際氣候團體20日公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台灣僅進步一名,依然吊車尾。台灣致力於再生能源轉型,卻擺脫不了化石燃料使用,專家學者認為,恐怕是世界普遍現象,主因是用電需求成長的速度仍快於再生能源的增長。
新氣候研究所聯合創辦人尼克拉斯.霍恩(Niklas Höhne)指出,今年明顯的現象就是再生能源快速成長,但化石燃料仍不見淘汰,這不只是台灣獨有的問題,全世界普遍都有相同的狀況,主要是各國的用電需求成長快於再生能源的成長,再加上再生能源增長的同時,發電計畫仍集中化石燃料,造成其「產能過剩」(overcapacity)。
延伸閱讀:直擊COP29/德學者:各國難甩化石燃料
11月21日/第11天/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原住民、性別平等、海洋和沿海地區日
談判倒數24小時
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進入倒數計時,氣候資金規模能否如預期達到一兆美元規模,大會進入密集討論。大會趕在21日凌晨提出新版草案文字,針對氣候資金提出兩個選項,卻未給出具體金額。被視為「融資峰會」的COP29進入關鍵倒數,「新集體量化目標」即將出爐,各國都在看能否將原來每年一千億美元的氣候資金規模提高至開發中國家支持的一兆美元目標,不過新版草案文字並未提供具體金額。
11月22日/第12天/最終談判
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
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預定22日落幕,但針對訂出「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始終無法給出結論,已開發國家仍不肯讓步出資,大會直到下午才再度公布新版本,資金目標卻嚴重縮水,自一兆美元降至已開發國家在2035年前,達到提供開發中國家每年2500億美元,引發譁然。現場專家學者評說,若今年無法達成令人滿意的決議,恐衝擊明年的COP30。
延伸閱讀:前進2024 COP29/富國不讓步 氣候資金大縮水 | 聯合新聞網、前進2024 COP29/現場直擊:全球共同危機 屈服政治現實 | 聯合新聞網
11月23日/第12+1天/延會一天
富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
原訂22日落幕的聯合國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23日進入延會第一日,各方對於氣候資金的金額依舊無法達成共識。據了解,歐盟、美國和其他富裕國家已經同意,把2035年前的全球融資目標從每年2500億美元加碼至3000億美元,然而仍遭到開發中國家批評;300多個非政府組織(NGO)共同呼籲參與峰會的開發中國家,若已開發國家不提出更有利的方案,不如退出陷入僵局的磋商。
COP29談判暴露了富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前者受到國內預算緊張制約,後者則因氣候變化引發風暴、洪水和乾旱,承受成本飆升的經濟困境。
新的融資目標旨在取代發達國家先前的承諾,即到2020年每年為較貧窮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這一目標延遲了兩年、在2022年獲得實現,並將在2025年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