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各種看見 性別意識 蔡宜文專欄
蔡宜文專欄:地方創生甚至能夠催生?
  • 標準
  • sdg
  • sdg

蔡宜文專欄:地方創生甚至能夠催生?

2022-10-11 戀愛百態作者/蔡宜文
少子女化在這十年間一直是台灣政府相當關心的人口議題。今年九合一選舉中,不乏候選人以提高補助作為生育政策的主軸,例如苗栗的三位縣長候選人,都端出提高生育、育兒補助或加碼津貼的政見;台南市長候選人謝龍介表示要將生育津貼從一萬升到三萬,第二胎補助五萬元,並且支應3歲以下嬰幼兒的尿布費用。另一位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也表示要提高生育獎勵金、育兒津貼,增加托育補助、降低就學費用。

但是,少子女化的原因錯綜複雜——性別不平等、職場上的生育歧視、房價、經濟衰退、青年貧窮都是可能的原因,很難透過單一政策或是發發津貼、補助就能解決。

未來台灣還不只要煩惱少子女化的議題。根據國發會於八月份提出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2022至2070年)」報告,人口負成長的趨勢難以逆轉、台灣將在3年後邁入超高齡社會,伴隨的社會問題包括長照的需求、單身者的社會支持、勞動力缺乏等,都是台灣要面對的挑戰。

這些社會問題並不會隨著人口增加,就在短時間內獲得解決——政府除了要讓年輕人安心生養,還必須兼顧人口減少後的生活品質。因此,當前社會需要的是「整合性」的地方政策,而非單純發錢催生。

地方創生是改善少子女化的政策之一?

日本政府提出「地方創生」的概念,藉由「地方」的復興,扣緊地方特色的農、林、漁等傳統產業來達到活絡區域特色。圖/取自pakutaso

「地方創生」這四字源自日本,理論起源於日本政治家增田寬也的《地方消滅》一書,討論少子女化與超高齡化的日本,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社會問題。增田寬也曾經擔任過安倍內閣的總務大臣,他的「地方消滅論」促成安倍內閣成立了相關部門、推行地方創生法案,是「安倍經濟學」中重要的一環。

「地方消滅論」指的是日本青壯年人口——特別是20-39歲的女性——為了工作、生活需求集中到東京等大型都市,造成「極點社會」:也就是造成地方聚落人口凋零、生活機能崩潰;大都市裡的青壯年人口過度集中,工作機會、居住空間卻未能隨之增加,因此產生高房價、非典型雇用等社會問題。面對無屋、無保障的未來,年輕人即使想也不敢生小孩。

在如此惡性循環下,全國生育率持續探底,且多數人的生活品質逐漸下降。於是日本政府提出地方創生」的概念,藉由「地方」的復興,解決整個國家的問題。

增田在書中將增加地方青壯年人口的對策分為六類,前五類是由企業、教育、公共財等公私部門來吸引人口遷入。例如,企業藉由設立工廠或大規模商業建設,吸引就業人口。這看起來跟地方創業的概念類似,實際上卻大不相同。

前者是完全以企業的需求為出發點,並未融入地方生活,比較偏向工業區或科學園區的規劃。雖然能帶來人口移入,但對於當地原生的社群並沒有太多幫助;而且如果該產業外移,或是企業聚落衰退,人口又會移出。

至於地方創生,目標是建立地方的經濟與生活圈,藉此改變造成當前的生活型態。不僅僅扶植所謂先進產業,或是高科技聚落;而是扣緊地方特色的農、林、漁等傳統產業來達到活絡區域特色。增加工作機會,讓更多的人參與地方事務的決策,進入到地方的社會生活。年輕人不只可以在地方安身立命、撫育子女,也維持地方的活力。

地方創生在台灣是否有類似的目標?

台灣政府期望透過推動地方創生,促進在地產業發展出特色文化,吸引人口回鄉發展。圖/取自Unsplash

我們從台灣政府《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110年至114年)》的核定本中可以看到,地方創生計畫的緣起,與少子女化、高齡化這二者息息相關。在人口負成長的狀態下,青壯年勞動不斷往大都市集中,城鄉的差距只會日益擴大。因此地方創生藉由在地團隊,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緩和人口過度集中的現象,也平衡區域發展。

根據國發會《「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規劃作業指引》的定義,「地方創生」是藉由地方自發性思考,即設計翻轉必須源自在地的「地、產、人」,建構在地永續經營發展的團隊(P.5)。

政府期望透過此計畫整合在地現存與旅外的人才,促進在地產業發展出特色文化、地景。也就是說,培養出「在地永續經營的團隊」是本計畫重點。

舉例來說,台南市政府與在地的「禹禹藝術工作室」合作,藉由「月之美術館」計畫,結合在地景觀跟藝術創作,讓近來頗受矚目的月津港燈節呈現不同的樣貌外,也讓鹽水多了許多與藝術相關工作機會,吸引許多年輕藝術家移居;而不只是只在燈會期間短暫帶來觀光人潮而已。

地方創生不只改善單一問題

日本東川町藉由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政策,奠定了「寫真之町」的基礎,是成功的地方創生案例。圖/取自flickr

地方創生考量人口結構提升生活機能、保留當地社會的特色,間接改善少子女化的問題,並讓當前的都市與地方社會,更有適應高齡化、人口減少的韌性。

以日本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東川町為例,這個位於北海道旁的小鎮,1950年人口數還有10,754人,1993年時只剩下7,000人,且人口結構偏向高齡。而後他們藉由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政策,在公私部門的協力之下,奠定了「寫真之町」的基礎。

東川町因環境優美,加上攝影文化活絡,招收到不少海外留學生。隨著電影《寫真甲子園》的推出,以及當地木工工廠協力的藝文活動「你的椅子」,都吸引不少人口移入。當地傳統產業中的高齡者,也能夠支援年輕人留下來創業。這一連串的地方創生政策,讓2017年東川町的人口回升至8,000多人。

鼓勵青年返鄉、營造在地品牌等,都只是地方創生的第一步。以馬祖四維村的「西尾半島物產店」為例,這家小店的淡菜近期登上國慶國宴,因此一炮而紅。

「西尾半島物產店」位於馬祖南竿島西邊的最尾端,店主施佩吟不是返鄉青年,卻與當地人建立了信任關係。她一步一步了解四維(舊稱西尾)村芙蓉澳的歷史,發現四維村逐漸沒落,即使有工作機會,青年也難久留。

所以他們與當地養殖淡菜和海帶的業者合作,發展成熟的事業之餘,也藉由展覽與實體店面的陳設,讓在地的歷史人文脈絡重新被看見。他們推動「交個島友」等連結在地青年的計畫,打造充滿生活感的聚落,深化青年與地方的關係,藉此留下青壯人口。

地方創生不只促進地方產業的發展,也帶動地方的繁榮、文化的保存。當人在地方社會能夠好好生活,就有機會落地生根、養育下一代。

蔡宜文專欄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