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五月開始,台灣各界掀起了一波 #Metoo運動,許多暗藏在權力死角的性騷擾事件和性侵事件一一浮上檯面。在訴說創傷的同時,也掀起對修法及性別互動的思考。
但今天的願景花生糖比較特別,我們要來聊 #Metoo運動之下的冷門問題,例如:真心道歉,沒有附加任何「如果我讓你不舒服」的這種條件句,乾脆地認錯,很難嗎?也有些男性覺得焦慮,諸如「以後怎麼追女生?會不會動輒被metoo?」,或是不知道自己以前有沒有做錯事、每天都擔心自己被點名,這樣的男性焦慮值得傾聽嗎?又該如何理解?
雖然有人覺得,現在談男性感受「還太早」、女性的怨氣都還沒發洩完呢,但是,這波運動的終點是什麼?需要以及有可能談「原諒」嗎?或者,#Metoo運動永遠不會有終點,因為它就是台灣邁向平權過程中,必須歷經的「成長痛」罷了?
這些問題很難有標準答案,但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歡迎一起來收聽這集節目。
📌 收聽提醒:本集節目有談論到創傷、自殺等議題,請斟酌收聽。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時間軸
- 02:19 為什麼要聊「男性焦慮」?
- 04:12 #Metoo的資訊疲乏和替代性創傷
- 05:51 有人覺得被誣告、有人暫時社死、有人不會道歉
- 08:40 男生聚會聊天,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做錯事?要不要道歉?
- 14:53 「積極同意」難嗎?
- 21:55 什麼樣的道歉才有意義?談「原諒」會不會太早?
- 25:13 減緩網路論戰,「延遲鍵」說不定有用
- 27:00 #Metoo運動會帶我們走向哪裡?是理解,不是和解?
—
主持暨製作/願景花生糖團隊
來賓/機車的老朋友
🎧 更多收聽平台:
頻道介紹:
為改變發聲,也讓改變發生,歡迎大家來一顆願景花生糖。
這裡是《願景工程基金會》製作的Podcast頻道。我們是一個報導公共議題,追蹤環境永續、人權與性/別,既關注高齡台灣,更不忘青年觀點的非營利媒體。
在疫情之下,我們探訪確診者家屬與殯葬業者。綜觀全台老化現象,我們走入長者家庭,看見照顧者的生與死。這些嚴肅故事,都將用聲音送進您的耳中。不只報導,願景工程也長期舉辦實體活動。透過講座、工作坊、實地導覽,帶領讀者親身體驗暖化中的土地、改善偏鄉交通、推動友善農業。
我們是記者、是編輯、是企劃,更是一群倡議者。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與Podcast節目,歡迎上願景工程Facebook粉絲頁、Instagram訂閱、分享、留言,也歡迎小額捐款(查看如何捐款),支持我們繼續為重要議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