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來到尾聲,據參與會議的台灣專家觀察,工業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仍無共識,今年議程重點「氣候賠償」恐難產。環境正義基金會今發表「致台灣政府氣候政策報告」,也指出台灣在治理、金融、人權、自然資源四領域仍遠遠不及大國減碳腳步。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剛從COP27現場返台,他觀察到,七大工業國組織(G7)今年揚言組建「氣候俱樂部」,邀請碳排放量雖高,但願意大力減碳的經濟體交流,甚至共同投資。趙家緯直言,拜登政府日前通過美國史上最大筆的氣候投資,即是一種宣示,「如果台灣沒有更完善的規劃,將不得其門而入。」
「不只喊出2050淨零,我們對2030年也要有明確的減量目標。」環境正義基金會專案主任葉于瑄指出,台灣的中期減碳目標為2030年減少20%,遠不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建議的43%。本次環境正義基金會提出的四大缺失,皆劍指COP27最新趨勢與台灣淨零路徑之間的落差。
葉于瑄舉例,工業與交通減碳分屬經濟部、交通部權責,減碳大計牽涉各部會,但仍未看到政府端出有效的跨部會協調機制,將造成「氣候治理」困難。
若以「政府氣候金融」角度來看,葉于瑄認為台灣減碳預算偏低,無法比肩先進國家「至少佔GDP8%」的水準;如郵政儲金、勞退基金等政府基金也缺乏氣候風險評估,「更沒有化石燃料產業撤資的計畫」。
至於「氣候人權」,該報告以2021年乾旱為例,「政府在沒有事先徵詢農民的情況下,關閉了灌溉用水」,造成九萬餘公頃的稻田停產。葉于瑄說,氣候變遷將對弱勢產業,以及居住在偏鄉、沒有搬遷預算的弱勢居民造成衝擊,政策必須強化透明度並納入公民參與。
去年參與COP26峰會的立委洪申翰將台灣面臨的危機分為兩種: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風險」、各國強化碳管制後的產業「經營風險」。他強調,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是邁向淨零的基礎,盡快整合相關部會是重中之重。
洪申翰預期,本會期將針對保留條文進行黨團協商。至於明年度減碳680億預算,他認為已是一大突破,未來須考慮編列淨零特別預算,由政府資金進場投資綠能、節能產業,才能帶動民間投資,而且「不只是政府的責任,高碳排廠商也需要出資彌補」。
立委邱顯智表示「氣候法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他呼籲修法必須加入「中期目標」與「監督機制」,接著碳費應配合減排目標逐年調整,以及「公民參與」保障受到氣候變遷的脆弱族群。邱顯智說,2005年至2020年,全台減碳量不足2%,但全球高所得國家的平均成績是25%,「政府目前提出的路徑規劃,明顯不足以帶領台灣克服這段落差。」
至於德國看守協會於COP27公佈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中,再度把台灣排在「非常差」行列,環保署對此回應,該評比不具參考價值。邱顯智批評環保署固步自封,與國際氣候變遷行動、科學社群脫節。洪申翰則說,該評比的統計方式確實不夠精準,但仍可看出台灣的現況,「政府部門不應全盤否定」,反倒要開放心胸,將各種國際評比都列為參考資料。
經環境正義基金會同意,本報告全文公開下載:
環境正義基金會致台灣政府氣候政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