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天延長賽,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屆締約方大會(COP27)終於在埃及時間二十日凌晨四點落幕。近兩百與會國家、地區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立下氣候正義里程碑;但自COP26延宕至今的「禁用化石燃料」議題仍無進展,令全球環保團體不滿。
自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以來,氣候峰會延後閉幕幾成常態,近三年皆延長至少一天。前任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Patricia Espinosa)也認為,氣候峰會已成每年最大規模的聯合國活動。
氣候峰會屢次延長的主因,即是汰除「未採用減碳技術的化石燃料」成了大國與能源巨擘的角鬥場,今年更傳出部分國家提案修改「控制全球升溫在攝氏1.5度」之內的巴黎協定底線,放寬為攝氏2.0度,所幸未過關。
當COP27談判陷入膠著時,埃及夏姆錫克現場已有工人在拆除會議場外的裝飾與欄杆;直到正式開始閉幕致詞,各國談判代表皆神情疲憊,甚至有官員當場打起瞌睡。
但氣候峰會睽違六年重返非洲舉辦,也的確帶來部分成果。
過去三十餘年,開發中國家不斷呼籲工業國提供資金,協助碳排放較低,卻飽受氣候災害所苦的國家迎戰氣候變遷。此「氣候正義」議題成了會議首週要點,卻遲無共識,一度讓泛非洲氣候正義組織創辦人姆文達(Joseph Mithika Mwenda)十二日上午在會場入口高喊:「這是令人失望的一周。」
環境組織Power Shift Africa總監穆罕默德.阿道(Mohamed Adow)仍對該基金給予肯定,「COP27創下歷屆COP沒有達成的成就,可望協助氣候變遷最嚴重的社區」。各國專家多評論,本次COP27達成歷史性的「損失與損害」基金決議,可歸功於發展中國家集團、正遭受氣候災害的脆弱國家一致團結,形成更重的施壓力道。
由願景工程基金會、聯合報記者組成的COP27採訪團也在現場連線台灣專家。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工業國家主導氣候議題多年,本次COP27在「損失與損害」議題上取得談判成果,其實意味著全球氣候議題的話語權逐漸倒轉、平權,堪稱是未來國際協商的重大起點。
由於埃及近年屢傳人權爭議,甚至劃定了氣候峰會史上第一個「官方抗議區」,要求各國陳抗民眾事前申請,才得以遊行。烏干達的氣候倡議者納沙特(Vanessa Nakate)便直言,「年輕人難以在COP27發聲」,但她在現場會看見非洲、中東國家的團結。納沙特相信,各國公民正逐漸覺醒,終成監督政府解決氣候變遷的力量。
來自肯亞的青年倡議者Elizabeth Wathuti提醒:「COP27已經結束,但為生存安全的戰鬥還在繼續。各國政治領導人必須在12月登場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繼續達成協議,以保護,恢復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