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各種看見 居住正義 崔媽媽 x OURs 居住正義專欄
崔媽媽 x OURs 專欄:最有效的「打炒房草案」在立院卡關?因內部利益擺不平
  • 標準
  • sdg
  • sdg

崔媽媽 x OURs 專欄:最有效的「打炒房草案」在立院卡關?因內部利益擺不平

2022-10-10 崔媽媽 x OURs 居住正義

鑑於近兩年房價再次飆漲,蔡英文總統於元旦文告鄭重宣示:「強力遏制不法炒作及囤積。」因此行政院於今年4月大張旗鼓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

由於這部修正草案將直接打擊過往房市炒作中最猖獗的「預售屋換約」,因此也被稱作「最強打炒房法案」,並引發建商群起反對。

今年4月底蔡總統的表哥、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便公開表示「政府對於預售屋換約應採取鬆綁」,內政部於5月10日強烈回應「不可能同意這件事」,其衝突劇烈可見一斑。而在利益擺不平的情形之下,《平均地權條例》在上個立法會期中,遭民進黨內政委員會召委張宏陸技術性排除審查。

在立法院休會期間,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亦表示:「立院仍在休會,接著就進入年底大選,談此議題的時機還不適宜。」他也在9月16日開議前的黨團協商中嘲諷在野黨:「居住正義已經講了5、6年,每次都說居住正義,這個我們都了解,但不要天天都在打那個議題,要回歸理性。」又稱:「不必常常演這種戲。」

而在行政部門內部,對《平均地權條例》的態度也頗為分歧,一方面內政部多次發布新聞稿表示,將堅決通過建商所反對的《平均地權條例》;另一方面內政部長徐國勇又為了討好建商,大讚房地產為「護國群山」。

既然打擊房市炒作是總統元旦的公開承諾,而行政院也已經通過草案送入立法院,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嚴重地「府會不同調」,乃至於行政部門內部的分裂呢?

蔡政府大鬆綁,造成房市飆漲

崔媽媽XOURs專欄:跨黨派籲平均地權條例列優先法案。圖/取自聯合報系資料庫

由於馬政府時期房價飆漲,在住宅團體與當時最大反對黨民進黨的龐大壓力下,制定了許多抑制炒作的政策。如最初版的實價登錄、房地合一稅,以及2010年至2014年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新增〈中央對直轄市與縣(市)政府計畫及預算考核要點〉中的「房屋稅稅收努力程度」項目等。

但實際上,蔡英文團隊自2015下半年競選伊始,便表示「打房問題不存在」,不只是迴避高房價問題,甚至認定高房價是不需要處理的問題,並在上任後將其在野時迫使馬政府通過的許多「抑制房市炒作」的措施接連解除。

2016年時,馬政府時期的信用管制幾乎取消,僅留下相對無用的高價住宅限貸。若信用管制的取消還可以說是「非戰之罪」,但2017年顧立雄出任金管會主委的作為則毫無疑問必須由蔡政府負責。因為其調降馬政府時代拉高的房貸風險權數、調整《銀行法》72-2條的項目以增加銀行放出房貸的限制、鬆綁《保險法》第146條之2保險業投入都市更新的相關限制,使保險業投資房地產的限制變小。財政部也在2017年將「房屋稅稅收努力程度」項目刪除,自此不列入財政績效的考核。

2020年底,政府終於驚覺房價飆漲已然造成民怨,因此提出號稱「九大打房方案」的「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但內容極其薄弱,對市場毫無作用可言,甚至有「避免透過分割房屋規避稅負」這種不知所謂的內容。王婉諭委員行文詢問財政部:「分割小坪數規避房屋稅負到底有多少件?」財政部卻回應:「不知道。」

而央行從2020年開始陸續推出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並重新調高房貸風險權數,實際上也僅是稍微將過去對房市的過度放寬「略加緊縮」,財政部2021年3月曾短暫表示要研擬囤房稅,亦在短短幾日後退縮改口。

至此可以確定的是,蔡政府各部會的作為對房市極為寬容,對近年來的房價飆漲均有責任。但在民怨四起需要加強管制時,卻只是在個別部門亡羊補牢,整體而言仍是原地踏步甚至退縮避責。

內部利益擺不平,修法難推動

理解這波房市飆漲與蔡政府的關係後,就可以更明白為什麼這次《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一波三折,甚至很高機率將就此夭折。

在蔡總統元旦講話後,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便積極研擬《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內容,並準確地將關鍵鎖定在「禁止預售屋換約」。他接受媒體專訪時甚至形容,禁止預售屋換約並杜絕炒作管道,這就像「小偷沒有地方賣贓物,偷東西就沒有意義」。

但關鍵是,這次房市飆漲正是蔡政府有意放縱的結果,因此在《平均地權條例》草案前,所有政府主動提出、號稱可以「健全房市」的方案,要不是幾乎無關痛癢,就只是夢回馬政府。在這樣的狀況下,要推動修法首先搞不定的便是「自己人」,自然難以推動。

在完全執政(總統為民進黨籍、立法院也是立法院過半多數黨)的狀況下,理論上由民進黨執政的行政院所提出的法案,應當可以十分迅速排審通過。《平均地權條例》草案遲遲未審,除了內部利益無法擺平外,別無其它解釋。

蔡總統面對此一現狀也神隱,彷彿那個曾強硬表示「強力遏制不法炒作及囤積」的人不是她,僅有內政部部分官員(如花敬群)強勢堅持,僵局自然在所難免。

從市場預期可知,修法影響甚大

根據永慶房屋調查,從客觀數據而言,自2021年11月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以來,預售屋市場就已經提前做出反應。2022年1-4月的預售屋交易件數與總銷金額均大幅下降,都有3成多的跌幅。相對的,在修法前投資客的「逃命潮」預期心理下,預售屋轉售件數卻大幅上升,增幅約24.1%。

也就是說,《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真的有用:因為預期未來預售屋不得轉手,所以投資客不太進貨了;因為還沒三讀,他們開始瘋狂倒貨、獲利了結。

預售屋市場對《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提前做出反應,交易件數與總銷金額下降,轉售件數則增加。圖/作者提供.png

而主觀感受來看,82%消費者支持行政院《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且有62%消費者認為能有效抑制房市短期投機炒作。而在五大修法項目中,消費者亦認為「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對於抑制房市投機炒作最有幫助(72%)。

也就是說,消費者對於打炒房是很支持的,而且他們也都明白要玩真的就是要「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民眾的眼睛雪亮得很。

超過八成消費者支持《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並有超過六成消費者認為,該修法能有效打炒房。圖/作者提供.png

因此無論從客觀數據、主觀感受來看,即便尚未三讀通過,市場便早已提前感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的威力。過去大量投資客透過紅單與預售屋契約「團購炒作」將房價大幅推升的同時,也成為建商心目中最好的「優質客戶」。

而這麼有效的法案一旦順利通過,並迫使預售屋與新成屋契約禁止轉售,等同於斬斷投資客的大部分操作空間,他們要炒房就只能等到興建完畢後才能夠進行。

這對投資客的資金與風險承受需求都大幅拉高,並連帶讓建商買氣與賣價大幅下降,戳破「國王的新衣」,當然需要「慎之又慎」。目前蔡政府採取的方式,便是盡可能冷處理《平均地權條例》,讓「建商得利」的同時盡量降低改革未果的民怨衝擊。

民眾可表達民意,形成輿論壓力

既然冷處理是政府逃避改革的方式,那麼關注居住正義的民眾也只能反其道而行。透過不斷宣傳「打炒房草案將要跳票」,灌爆徐國勇、柯建銘這些反對改革、吹捧建商的立委聯繫方式,並重新檢視是否要繼續支持當前政府,是一般民眾能為法案推進盡一份心力的方式。

一旦民怨沸騰並指向改革法案未能通過,他們才有可能在「權位可能動搖」的前提下改變作為──如同當年民進黨透過此一模式迫使馬政府通過許多改革法案一樣。

與此同時,內政委員會的召集委員已然選出,民進黨為王美惠委員,國民黨為林文瑞委員。他們是本會期《平均地權條例》是否能夠排審的關鍵角色,筆者呼籲大家前去「表達心聲」,促使最有效的打房法案有機會排審通過。

崔媽媽 x OURs 居住正義專欄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