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擺著一個大蛋糕,這天是印尼看護依達(化名)的生日,她靦腆地跟著雇主家人一起唱生日歌。在眾人鼓譟下,依達開心地吹熄蠟燭,祝福雇主一家都能「賺大錢、身體健康」。但遺憾的是,依達自己的健康卻出了問題。
「前面(健康)檢查好幾次都沒問題,第六次才測出來,是不是有可能是被台灣人傳染的?為什麼一生病政府就要我回去印尼?」依達無奈道。
2022年,依達來台工作第三年,她跟雇主談好合約期滿將續留工作,卻在最後的例行健檢前夕咳嗽出血,一經檢查確診為「結核病(Tuberculosis,又稱TB)」。但在接受都治計畫治療一週後,收到衛生局通知,確認依達病症為「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下簡稱MDR-TB)。
按《就業服務法》及相關規定,移工確診此病將被視為「健檢不合格」,需終止聘僱許可,並待病症轉陰後遣返回母國,繼續接受治療到無傳染之虞。依達無法再留台工作,讓她一度浮現逃跑念頭。
在台工作確診,不能在台灣治病?
「醫生說應該是帶原者不乖乖吃藥,後來傳染給我,好像變得不怕藥。」依達說。
「小姐,我剛才中午吃的都吐了。」雇主媳婦周宇君與依達情同母女,對她服藥後的副作用感到心疼,也不忍看依達的雙手和臀部因打針留下多處紅腫與疤痕。依達強忍著嘔吐、頭痛等副作用仍積極治療,一心想的是要趕緊把病醫好,帶著健康的身軀繼續如常工作。
雇主一家不捨依達就此回國,願意提供養病住所並承擔感染的風險,爭取依達留台治療。宇君主動出擊尋找資源,最後在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協助下,找上政府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
當法令成為歧視的武器
TIWA在會上主張「移工有繳健保費,應享有和台灣人平等的權利服用藥物」,疾管署則回應,這個藥的費用不是健保給付,是由公務預算支出,並表明「因治療MDR-TB的二線藥物較昂貴、療程漫長,且需有關懷員定期投藥,需付出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成本。」最終,疾管署以台灣醫療量能不足為由,拒絕外籍人士留台治療的訴求。
疾管署指出一年MDR-TB列管病例數約有10名,TIWA資深專員陳容柔對此表示,從數字可看出並非普遍案例。假設一年用藥花費一、兩百萬,一年加總兩千多萬,這在政府疾病管制的預算可能僅佔了一部份。
確診被迫返國,逃跑成求生之道
為了讓依達專心完成在台的療程,宇君並沒有第一時間告知她將被遣返的消息。直到有天,依達像是刺蝟般對雇主一家充滿防備,宇君察覺不對勁,才發現依達已從幫她訂了返鄉機票的仲介得知。
「我本來打算趁阿嬤睡覺的時候逃跑。」依達在雇主追問之下,終於坦承自己的心思。
面對宇君說服回國的建議,依達幾度抗拒,直到阿嬤對她動之以情,「我收妳當乾女兒,妳回去治好病後再回來也可以。」依達這才打消逃跑的念頭。
傳染病的恐懼 讓抗爭難上加難
儘管這次抗爭未能達成訴求,但陳容柔仍感到欣慰,坦言雇主願意幫助移工留台的案例十分少見。陳容柔指出,許多雇主是連一般結核病都害怕被移工感染,便直接將移工遣返回國的狀況。
2021年,政府修法明定,確診結核病的移工不需雇主同意便能留台治療。但在法令上路後,移工儘管能留台治療,但下一步仍會面臨被雇主解聘的風險,轉換工作期間也不一定能找到新雇主。
陳容柔認為,若再有下一個依達出現,期望有多一點時間跟社會大眾衛教,「消除大家對傳染病的恐懼,才能有轉變的可能。」
等待重返台灣的奇蹟
「2022年以前,印尼政府對結核病治療態度很消極,隨便給你吃藥,吃到六個月,期滿也不管你,也不會確認身體是否還有病毒。」依達說。
印尼結核病確診人數排名世界第三,依達慶幸自己回國時,印尼政府開始重視結核病防治,也因她是特殊個案,關注移工權益的立委也要求疾管署在個案返國前,聯繫印尼衛生醫療單位,確保依達在回國後能接軌與台灣同等的藥物治療。
當問起依達在痊癒後是否有再次來台的計畫,她無奈表示自己當然還想回來,「但如果第二次遇到同樣狀況,政府又要叫我回國,那我是不是會很難過?我不知道啊,每個人都不知道。」
對於充滿未知的未來,依達不敢抱太大期待,她依稀能記得,當時在協調會上政府人員以為她聽不懂中文,自顧自說著:「為什麼他們(雇主)想要把結核病的人留在身邊,這樣他們不是很危險?」
當台灣社會能迎來多一點理解與包容,依達回台的奇蹟才能發生。
【在台移工病歷簿】系列報導
本專題報導為 願景工程 – 2022 獎助採訪伴飛計畫 獎助作品——
願景工程於2022年舉辦「獎助採訪伴飛計畫」,提供每件作品獎助金,協助想要寫出好報導的人,完成報導任務。歷經超過半年的打磨,完成作品陸續和讀者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