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教育 偏鄉教育 地方創生的艱途:被忽略的中小學教育現場
【地方創生的艱途】流動的偏鄉教育:廢校與轉學的循環螺旋
  • 標準
  • sdg
  • sdg
  • sdg

【地方創生的艱途】流動的偏鄉教育:廢校與轉學的循環螺旋

2023-04-21 願景工程伴飛計畫/洪崇銘

本篇為〈地方創生的艱途:被忽略的中小學教育現場〉系列報導之一。作者從彰化縣四年內連關三所小學的事件切入,看見偏鄉小校的生存困難及轉型可能。當地居民的陳抗也引發監察院關注,監察委員葉大華於4月20日表示將介入調查彰化縣政府的決策是否合乎中央法規、落實保障兒童權益。

「都是你帶賽啦!你看,去年你在(永光國小)就被廢(校),今年換你來這裡(頂庄國小),我們又被廢(校)。」包括彰化縣大城鄉民蘇奕妃(化名)的孩子在內四位學生,從2020年以來,就讀的永光、頂庄國小接連遭廢校,同學間的玩笑有口無心,但他們無疑是廢校決策下的受害者。

接二連三的是彰化縣政府近日公告大城鄉潭墘國小將在今年8月1日停辦。潭墘村長​​柯志憲要社會大眾評評理:「大城鄉四年廢除三所國小,這對大城鄉民公平嗎?」

一年轉學一次,偏鄉孩子受廢校衝擊

「一年廢這裡,一年廢那裡,要弄掉就弄掉,也沒有徵求家長意見,乾脆不要讀好了。」當孩子第二度面臨裁併校而轉學時,蘇奕妃生氣又無奈,小小年紀的孩子,更是難以接受這種情況,「為何上個學就這麼難?」

蘇奕妃的孩子有早療的特殊照護需求,當初刻意選擇就讀永光國小,因為學生人數少,孩子可以得到較多、較妥善的照顧,也確實遇見願意花時間心力教育孩子的老師,沒想到卻無法持續就讀。

小學接連遭廢校,本來就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更成為制度下的重度受害者,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新適應環境,「我沒辦法接受,但也沒辦法改變什麼。」蘇奕妃無奈說。

2020年大城鄉永光國小停辦,開啟大城鄉近年來的裁併校風波。攝影/洪崇銘

永光國小2020年停辦時,許芸慈(化名)的長女正就讀二年級,次子將在該年9月入學,學校停辦的消息傳來,子女的教育計劃全亂了套。她參與抗議廢校行動,「為什麼要停掉這麼好的學校?永光國小才剛花錢整修,說停辦就停辦,那為什麼要花錢整修?那些不是老百姓的錢嗎?」許芸慈不解。

然而,抗議行動並沒有達成居民的訴求,最終僅換來一次性補償費用及每年9個月的交通費、雜費補貼。

許芸慈和家人評估將孩子們轉學到離家約十多分鐘車程的頂庄國小,一方面考量長輩協助接送孩子的距離,另方面是同為小校的體系,孩子們課後可以在校接受課輔照顧,家人下班或忙完農事再接回家。不料長女與次子才就讀頂庄國小半年,又再度收到廢校停辦噩耗。

「為什麼永光不能讀,轉到這裡(頂庄國小)又要被併校,還要再轉去別的學校?」許芸慈面對孩子的反彈情緒,在無法說服自己的情況下,簡直不知道該如何安撫孩子,畢竟這已經是孩子要就讀的第三個國小。

「併校是為學生好」政府說法村民不買單

大都會城市裡的孩子,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升學率、更豐富的教育資源而遷戶籍或轉學,永光、頂庄及今年七月後的潭墘國小學生,卻是想求個安穩都不可得,六年間要被迫再三轉換環境。

2021年頂庄國小停辦,4位來自永光國小的學生,再次被迫轉學。攝影/洪崇銘

一名畢業於潭墘國小、現服務於大城國中的教師在潭墘國小廢校公聽會上說,她在教育現場總是被要求要有積極作為,但政府卻是以最消極的廢校解決問題。她觀察接連遭遇裁併校的學生,因小學階段被迫轉學,在國中校園總是孤單一人,所有的廢校補償措施當中,只考量節省經費預算,完全沒有提供學生心理健康協助機制,未考量到裁併廢校對孩子成長過程,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面對潭墘村民的反彈,彰化縣教育處長蔡金田不斷強調,「要給孩子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他說,廢除潭墘國小主因是學生人數太少,從教育觀點考量,讓學生和較多同儕相處,可以讓孩子有寬廣的接觸經驗與視野。

然而一位頂庄國小家長指出,從永光、頂庄國小接連廢校,可以看出來政府在考量廢校時並沒有通盤規劃,才會連續兩年廢除兩所地理位置相近的學校,讓小學生的求學生涯如此動盪不安。

在彰化縣政府主辦的潭墘國小廢校的公聽會中,鄉民強烈要求保留潭墘國小,「分班或者分校方式都可以。」蔡金田則強調,要讓孩子有更多的學習同伴以及廢校場址作為遊學中心的規劃,對話完全沒有交集。會議尾聲,蔡金田等官員不顧村民仍在表達意願說明,隨即起身離席;現場村民不滿地叫罵官員如此傲慢。

根據《​​彰化縣公立國民中小學合併或停辦辦法》規定,全校學生人數40人以下、新生人數未達10人,就要進行廢校評估。潭墘國小目前學生人數27人,停辦後,距離最近的大城國小約三公里路程,目前兩地間沒有大眾運輸;彰化縣政府配合廢校,擬每月補助家長接送學生交通費用4千元或專車接送方案。

發展在地特色課程,偏鄉小校起死回生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現有2666所小學,有1025所學校的學生人數低於百人,其中過半少於50人,最少的是澎湖虎井國小的2人。

在少子化、城市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下,裁併廢校是偏遠地區小校的唯一出路嗎?鄰近的彰化二林廣興國小、花蓮豐濱的港口國小,憑藉發展特色教學、強化與社區連結的地方創生,學生人數不減反增,學校與社區共存共榮,顯示偏鄉小校並非只有廢校停辦一條死路。還有更多公辦民營小學,在引入不同的辦學方針後,入學人數更是一路上升。

「我所處的環境就是有裁併校的風險。做,可能不一樣;不做可能就收攤。這種迫切性是壓力、也是助力。」廣興國小校長吳寶嘉與教師團隊從基礎閱讀、文史探究、美感教育、國際交流等路徑著手,讓在地家長看見不同的教育選擇,吸引更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到廣興就讀。「這一連串的改變,源自於小學校要避免裁併的迫切性。」學生人數從面臨廢校危機的33人增加到目前的107人。

廣興國小走過瀕臨廢校低谷,吸引外地家長讓孩子跨區就讀。攝影/洪崇銘

初到廣興任職時,說實話,「就是沒有人想扛下一所即將被裁併廢校的學校。」吳寶嘉坦言,學校有沒有辦出讓社區需要的模樣很重要,「要建立起社區對學校的認同跟需求。」

吳寶嘉觀察發現,學區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科成績需要補救教學,但缺乏足夠經濟能力,交通條件也受限,廣興國小因此透過提供課後輔導、寒暑假期間舉辦「第三學期」特色課程等專案,回應社區需求。在每個學期的班親會當中,也認真傾聽家長心聲,爭取社區居民與家長對學校的認同。

另一個案例是位於花蓮、全校學生人數不到20人的港口國小,這所小學去年甚至沒有任何小一新生入學,但是學校與社區居民合作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培訓居民成為當地豐富生態資源的導覽員,並提供校地做為生態旅遊露營地與生態教室,藉由營造學校特色、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繫,積極求生。

結合地方創生,為偏鄉教育找新路

許多的教育、社會相關研究都指出,​​對偏鄉地區來說,學校是社區的「文化中心」、社區是學校的「資源教室」,偏鄉社區和學校更是生命共同體,廢校與否,不適合單純以學校規模與財政因素考量。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陳延興日前因潭墘國小廢校爭議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每個學校都是社區的心臟」

「學校沒了,代表地方的希望就破滅了。」潭墘村長柯志憲表示,對於弱勢的農村來說,國民小學是唯一可以讓老化的居民看見未來的地方,廢除潭墘國小後,「只會讓地方加速落後,被時代淹沒,甚至讓潭墘村滅村。」​​

為臺灣而教基金會(Teach for Taiwan)營運管理部代理總監吳東懋強調,學校對地方社會有多重存在意義。攝影/張妤瑄

「留下一間學校,能夠獲得許多中央政府經費的挹注;裁併學校後,反倒失去資源對口。」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Teach for Taiwan,簡稱 TFT)營運管理部代理總監吳東懋說,停辦學校並不一定能節省地方財政支出,政府必須思考教育資源如何合理分配,且學校存廢與否,還要考慮學生的就學權益、學校對當地社區的存在意義等。

2019年起實施的108課綱是台灣最近的一次課程教育改革,​​強調素養導向學習,開放各校發展校訂課程、加強在地連結,增加教育的多元性。同年,政府為解決人口減少、過度集中大都市、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宣示當年為「台灣創生元年」,將地方創生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希望促進島內移民、配合首都圈減壓,達成「均衡台灣」目標。

如今地方創生的均衡台灣目標仍遠,但細探偏鄉教育問題與地方創生,兩者緊密相連,教育絕對是地方創生不可或缺的一環。

吳東懋指出,臺灣傳統升學體制的學校設置邏輯,是「把人往有資源的地方集中」;但地方創生構想,則是以「把人留在地方」,兩者目的有非常大的差異。國民教育要擺脫升學導向、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必須提供學生了解地方文化脈絡的機會,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則需要建立地方與學校的合作網絡,才能在提升偏鄉教育品質同時,實踐把人留在地方的地方創生終極目標。

吳東懋強調:「地方創生可以看見地方的需求。」就算真的無法避免廢校裁併,也不應一味將這些教育場域修改為長照站或社區圖書館,而應該由在地人去發現這個場域的新需求,藉此再次找回地方的行動力,這才是學校轉型能否真正落地的重要關卡。

永光國小與頂庄國小廢校後,迄今沒有校舍再利用的積極規劃。彰化縣政府在潭墘國小廢校規劃中說明,未來擬規畫潭墘國小作為遊學中心學校,永光國小將作為居家照顧場所,頂庄國小校址則擬規劃作為放置縣政府公文書檔案之用。

柯志憲指出,潭墘村有150公頃小麥田,潭墘國小推動小麥和在地食材教學多年,遊學中心的定位與潭墘村的小麥文化連結程度不高,無法回應地方需求,彰化縣政府應該協助社區和潭墘國小加強合作推動小麥食農文化,讓社區和潭墘國小都可再度創生。

潭墘國小廢校在即,潭墘村村長柯志憲認為,貿然裁撤學校,傷害弱勢偏鄉。攝影/洪崇銘

〈地方創生的艱途:被忽略的中小學教育現場〉系列報導

核稿/章倩萍 編輯/劉十賢、陳靖宜 專題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專題報導為 願景工程 – 2022 獎助採訪伴飛計畫 獎助作品——

願景工程於2022年舉辦「獎助採訪伴飛計畫」,提供每件作品獎助金,協助想要寫出好報導的人,完成報導任務。歷經超過半年的打磨,完成作品陸續和讀者見面。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