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各種看見 高齡長照 陳乃菁專欄
陳乃菁專欄:斷食就能善終?善終並不只能靠斷食
  • 標準
  • sdg

陳乃菁專欄:斷食就能善終?善終並不只能靠斷食

2023-12-03 陳乃菁診所院長、高雄長庚神經內科部癲癇科兼任醫師/陳乃菁
身為高齡及失智照護醫師,我在診間總會被諮詢時下熱議的照護方法,病人與家屬、甚至記者朋友常拿著「這本書這樣寫」或「那個名人這樣說」來問我;近期我被問到,最熱門的議題是「斷食善終」

有天,記憶有輕微障礙的黃爺爺來看診,陪伴他的是女兒黃小姐,她私下問我,能不能談談斷食善終這個話題,讓我訝異的是她想知道的是她的母親、也就是我稱呼的黃奶奶,是否適合以斷食的方式離開人世。

未經同意的「斷食善終」

黃小姐說:「我媽媽罹患胰臟癌已經一年了,做了治療,目前看似狀況穩定,疾病沒有惡化,可是媽媽幾乎是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都住在醫院裡。她常常躺在病床上望著我,明顯是吃不下、睡不好。我知道這樣的生命很辛苦,剛好社會上討論斷食善終,我就跑去買書來看⋯⋯我想我媽媽既然都吃不下,您覺得讓媽媽斷食善終怎麼樣?」

我愣了一下後問:「妳媽媽的個人想法如何呢?」

黃小姐說:「陳醫師啊,這種話我要怎樣跟她老人家說啊。難道要問妳要不要不吃飯,然後自然善終嗎?」

我提醒她:「怎麼離開人世是大事,如果病人意識清楚,應該要好好討論才是。」

黃小姐愁眉苦臉:「這也是我的想法,但我沒有勇氣問媽媽。我只能想,自己到了生命末期,希望乾脆一點、快點走。現在看媽媽受苦,我向妹妹提出這樣的想法,結果妹妹很生氣要我不能隨便放棄媽媽生命。我們姊妹倆大吵一架,之後這個話題就沒再能提起了,但我看好多人都在談斷食善終,所以才來問問您。」

我點點頭:「就算要執行這件事情,都需要取得病人的理解並且同意。如果病人已經失去意識,家人間也要有共識,還要取得醫師的同意並協助紓緩過程中的不適。說起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

因為黃小姐的詢問,我事後特意找了相關資料來閱讀,才好更深入的思考大眾想像的斷食,與實際狀況下的斷食有什麼差別。我相信隨著高齡化浪潮越來越劇烈,必然會有更多人來問我這個議題;只是斷食真的就能善終嗎?

病末期的家人在家執行,勢必會面臨很多一般人難以處理的狀況——過程中可能遭遇到患者意識混亂、口乾、嘴破、口臭、抱怨肚子餓、抱怨睡不著、虛弱地無法言語、沒辦法解尿排便等等。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重新思考後,我必須要說,如果沒有熟知人體狀況、知道怎麼應對的醫護人員在旁陪伴走過這個過程,不論是患者想自己在家執行,或者家屬想讓疾病末期的家人在家執行,勢必會面臨很多一般人難以處理的狀況——過程中可能遭遇到患者意識混亂、口乾、嘴破、口臭、抱怨肚子餓、抱怨睡不著、虛弱地無法言語、沒辦法解尿排便等等。

屆時人還沒走,依舊要承受身心痛苦,陪伴一旁的家屬若不知該如何協助,必然也會受到身心折磨;家人間也會為如何因應而起爭執。凡此種種,想必都不是家屬最初在談斷食時能預先想到的,而這樣的離世方式也不能說得上是善終。

我繼續思考:一般民眾能獨自面對末期狀況並妥善處理嗎?嗯,應該很有難度。但若是有醫療人員協助呢?其實不是每位醫療人員都受過末期照顧的訓練,就算家屬尋求到一位醫師的協助,但他可能是沒經過適當的安寧訓練的醫師,那麼他能夠以在宅醫療的方式,到患者家去妥善協助進行斷食嗎?

我還沒想出更好的方法前,診間又來了位想諮詢斷食善終的王太太,這位可是真正嘗試後,想進一步討論的家屬。

「斷食」一詞,多種想像

王太太照顧婆婆好幾年了,王奶奶雙眼失明又有多年的失智症病史,兒子王先生會協助分擔照顧工作,但王奶奶有嚴重的日夜顛倒行為加上情緒問題,加上總想著到處遊走,導致王先生必須花很長的時間陪伴母親,自然會嚴重影響身心狀態。王先生往往只能趁母親好不容易睡著後,趕緊去做幾個小時的夜工,在這樣勞累的狀態下,有一回還因精神不濟出車禍。

王太太看著先生快倒下了,自然心急如焚,此時社會上正熱議斷食善終,她就起了幫婆婆這樣做的念頭。她回家與先生提起,身心俱疲的王先生也不表示反對,於是兩人就開始為婆婆斷食與斷藥。

沒想到的是,到了第七天,王奶奶的狀況沒下降,反而有所改善,明顯是思考能力變好、睡眠也穩定起來。王太太馬上告訴先生:「如果婆婆是好照顧的情況,就繼續用之前的照顧方式好了,看來婆婆是『時間還沒到』,再斷食下去就是謀殺,我們不能做。」於是王奶奶就回復到過往的飲食和用藥狀態。

事後來到診間的王太太向我描述這個過程,我頓時領悟,他們本來期待的「斷食善終」,誤打誤撞變成「斷食療法」,類似社會上流行的斷食減肥、斷食排毒、斷食治療癌症這些策略。那麼當家屬就此來諮詢時,我該如何應對才能做到對患者、家屬都有幫助而不造成傷害呢?

想了許久後,我發現關鍵落在這裡:「不是在疾病末期、瀕死狀況下執行斷食,甚至違背意願執行斷食,都不能導向善終。」

我想起在「斷食善終」這個詞彙出現前離世的幾位患者,他們並沒有斷食、卻也能在家善終。例如莊爺爺一整天只喝幾口果汁,加上兩、三口海綿蛋糕。吃得這麼少,但莊爺爺在家中過一個月才離世。這段期間,家人時不時就拿點食物問他要不要吃,爺爺點頭就吃個幾口,若搖頭就是拒絕,家人也不勉強他進食。莊爺爺的狀態很平穩,沒聽過喊餓或渴,也沒情緒緊張或糾葛,一個月後的某個下午爺爺在家裡走了。

洪奶奶的狀況也很類似,她吃得更少,家人照顧的方式是用針筒像餵小鳥那樣,將濃縮熱量營養品透過針筒一滴一滴打入嘴裡,吃多吃少看老人家心情。就這樣照顧了三個多月,某天早上起床後,家人發現她在睡夢中默走了。

這樣的飲食量其實已經很接近斷食的狀態,但家屬並不覺得他們是主動斷絕了老人家的進食,而是順其自然地提供長輩在末期狀態中所能攝取的食物量。末期患者因疾病的緣故,腸胃機能越來越弱,自然是能吃的、能消化的都少,漸漸地,生命就自然走向終點。

當斷食善終成為社會上熱議的話題時,我相信有不少患者和家庭對此有期盼。他們定然是基於善意,想縮短生命在末期時的辛苦。

只是斷食並不總會等於善終,就如善終並不只能靠斷食,若沒有足夠的醫療知識和協助,患者和家屬在執行過程中很可能會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難,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採行這個方式。

希望大家能理解生命末期的斷食不是喊做就能做的事情,往往需要更進一步進行與患者的溝通、家人間的意見統合,並理解到過程中會遭遇的困難,以避免日後的家庭糾紛,甚至讓照顧者背上犯罪的心理陰影。

且讓我們不要一頭熱就跟隨時下流行的話題來改變照顧方式,當我們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人體和有重量的生命,一定要諮詢更多專業人士、多聽各方意見,以更謹慎的態度來理解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處理,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善終的目的。

陳乃菁專欄
編輯/周妤靜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