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 sdg
  • sdg
  • sdg

各級學校陸續開學,許多偏鄉小校卻還「等嘸人」:沒有學生、也沒有老師。澎湖的虎井國小在校友支持下,大手筆向台灣本島反向招生:三餐免費、一年提供五趟返台或家長探視機票。結果,報到新生零人。新北市平溪國中找特教代理老師,開學前三十多招,每天一招,當天報名、當天筆試和試教,終於在第37招時達陣。

「沒人」:既無師也無生,是偏鄉教育愈解愈無解的根源。台灣偏鄉教育困境,正是一頁「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滄桑史。

早在2015年,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數次「偏鄉教育」跨國系列報導,剖析學生學力低落、師資不穩、教師行政過量等沉痾,引發朝野關注。2016年監察院跟進調查,直指會考成績反映嚴重的城鄉落差、大量的代理教師撐起偏鄉教育人力,民間自嘲「代理(老師)救台灣」。

為搶救偏鄉教育,立法院在2017年底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這部偏鄉教育專法帶來大筆經費——教育部投注在偏鄉的預算成長了三倍,最新統計達一年44億餘元,其中四分之一用在「合理配置教師、行政人員、輔導及社工」。

既然法有了、錢也給了,人為什麼不來?

知名管理學者、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說,這是「在錯誤的結構下,用有限資源努力」,再怎麼用力,還是衝不出偏鄉教育困境的牢籠。

偏教條例通過近六年,願景工程基金會與聯合報合作為偏鄉教育體檢,進行台灣首次「偏鄉教改大調查」。記者也走訪山巔水涯小校,聆聽教育現場心聲,推出「偏鄉教改難・老師出走中」系列報導,找出病根、提出解藥。

slide

偏鄉教改難_偏教條例QA_1
偏鄉教改難_偏教條例QA_2
偏鄉教改難_偏教條例QA_3
偏鄉教改難_偏教條例QA_4

全台首次「偏鄉教改大調查」,為偏鄉把脈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以下簡稱:偏教條例)通過近六年,偏鄉教育的沉痾緩解了多少?偏鄉學生是否因條例受益?願景工程基金會與聯合報抽樣調查偏鄉及非山非市中小學校長、老師、家長,揭露偏鄉現場對專法實施的滿意度,網路問卷的調查結果如下:

多數偏鄉校長認為偏教條例帶來經費、數位載具和新穎的硬體設備。物質大升級,然而關於「人」的問題還有待解決。

問題一、招生難

找不到老師是偏鄉老問題;少子化海嘯下,「學生比老師更少」涉及學校存廢,偏鄉廢校潮更驚動監委調查。根據本次全台民調,72%的偏鄉校長認為,招生是偏鄉地區辦學最大的挑戰,比率居次的是師資招聘不易(67%),第三大難題則是教師流動率高(40%)。

問題二、老師留不住

59%偏遠國中小校長表示,教師招聘與留任狀況沒有因為實施條例改善。而在調查中填答「未來不考慮、不一定留在偏鄉教書」的老師有五大離職理由,包括:行政負擔、學校合作、職涯規劃、生活品質與教學熱誠。

問題三、行政負擔影響教學

民調顯示,44%偏鄉教師認為,偏教條例的實施並沒有減輕行政負擔;高達八成一的偏鄉教師反映,行政工作對教學造成負擔。

參與調查的老師在民調中許願,期待更多社會資源進入,讓偏鄉小學教育更多元,「這樣孩子才有足夠資本選擇想要的人生。」

偏教條例落地難題

偏教條例上路六年,立意良善,卻沒能為偏鄉學校帶來太多硬體建設以外的資源,師生雙無困境依舊,願景工程、聯合報一一檢視條例無法落地的原因。

偏教條例虛設條文:空前絕後的「專聘教師」

台灣教育史上稀有的前「專聘教師」許可欣(化名)回憶,教師甄選放榜那天,她戰戰兢兢點開網路榜單,沒考上正式教師,微妙落在「上榜與落榜之間」,成為「偏遠國小專聘教師」。

原本想考正式教師的她,得知錄取專聘教師時,還特別上網搜尋:「什麼是專聘教師?專聘、正式和代理的差別是什麼?」

偏教條例開創「專聘教師」制度,希望比代理教師「好一點」的待遇,能把老師留在偏鄉。專聘教師的薪資待遇比照正式老師,有考績獎金又能夠晉級,整體而言比當時的代理教師多了兩個月的薪資。

但是專聘教師不適用公保,而是勞保,還可能分發到「極度偏遠」的地區。對有證教師來說,離考上正式教職僅一步之遙,不願為了兩個月薪資遠走偏鄉。

偏教條例通過六年來,僅新北市、嘉義縣曾經招募專聘教師;兩縣市共招到六位,隔年陸續離職。如今台灣的專聘教師數是零

偏教條例虛設條文:看得到吃不到的代理教師福利

專聘制度推不動,台灣的偏鄉學校仍靠五千多位代理教師支撐;「代理救偏鄉」是苦澀的黑笑話,偏鄉需要代理教師,卻無法給予合理的勞動條件。

偏教條例第七、八條明訂,由「主管機關」招考的偏鄉代理教師,表現優良可以一再續聘、獲補助進修師培課程。看來美好,卻卡在「主管機關」四字

曾辦過代理教師甄選的「主管機關」(即縣市政府)屈指可數,多數都是「由學校自行招考」,結果就卡在不是「主管機關」招考,代理老師只能一年一聘;若要進修、考試成正式,沒有補助、也沒有公假,完全得自力救濟。條文寫得漂亮卻蒼白。

范宜云在花蓮縣玉里鎮三民國小當了七年的代理教師,她是學校公認的「王牌」教師,不僅有專業、有熱忱,也是國語文教師共同備課時的領導者,時常負責指導新來的教師。

但在現行的聘任遊戲規則下,只要有教師證,即使沒經驗,也可以比她這「臨時王牌」更早拿到任教入場券。教師證代表的「正式教師」身分,依然是教育體制唯一認可的聖杯。縱使調查中只有8%偏鄉家長認為教師證是必要條件,更多家長看重「老師的教學熱誠」。

報導團隊綜合民調與採訪,發現偏教條例至少有六個法條束諸高閣、形同虛設。

偏鄉教改難_偏教條例修法建議

法令和現實扞格不入,條例宣稱要定期作偏鄉學校教育狀況調查及研究,供政策調整參考,多年來卻沒有下落。每三年該召開的全國偏遠地區教育會議,也因疫情,在條例上路五年後才舉辦,且尚未有具體成果。

偏鄉小校加盟、雲端共學新解方

減不掉的行政量,是偏鄉老師的噩夢。「你猜新北學校一天平均收幾件公文?150到200件!」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說,即使只是「存查」,也要按鍵存檔;上級交辦要調查資料,老師得回頭問學生,再回報。應付公文,一天幾個小時就報銷了。

李吉仁舉例,光是「營養午餐」這檔事,「就有十個上級單位來公文要報告」,不只教育局的國小教育科,連市府的ESG小組也要求計算剩食減量;甚至不同平台要求相同的資料,只好「同一個表格,寄給十個平台」,學校要撥兩個人力專門處理公文。

花蓮縣舞鶴國小主任余晨慧一人身兼教務、學務、輔導工作,身兼多職是偏鄉教師的日常。攝影/蔡宗儒

偏教條例明定要「降低學校行政負擔」,聽在現場老師耳裡,卻像笑話一則。不過,偏鄉小校近年陸續「加盟」,與鄰近學校分擔行政工作,老師終於能在海量行政中換氣求生。

「加盟」是指加入「區域教育資源中心」,這是地方政府依偏教條例成立,教育部一年最高補助600萬元。地方政府會指派區域內其中一所學校的校長,擔任區域教育資源中心的「盟主」,協助整合鄰近六到八所偏遠學校的資源。

嘉義縣政府在梅山鄉與阿里山鄉成立「茶山水教育資源中心」,仁和、豐山、來吉、太和國小結盟後,畢業旅行招標、營養午餐採購等行政工作得以分工,由一校服務四校,不須四校都做同樣的事、浪費人力。

此外,四校學生加起來有36人,各年級學生多了「跨校同儕」,終於可以在運動會上跑大隊接力。四校合辦的運動會中,三支比賽隊伍當天才成軍,成員來自不同學校、橫跨一到六年級,形成偏鄉小校才有的另類風景。

花蓮偏鄉小校的孩子在作文中寫下:自己不喜歡「一個人的教室」。圖/蘇淑菁提供

「老師,我好想請校長幫我買一個同學。」在花蓮一所20人小校任教的老師說,這是學生最常告訴她的話。

為幫孩子找同學、幫老師找備課夥伴,「小校生態圈跨校共備共授」計畫應運而生。花蓮縣鶴岡、舞鶴、大榮、新社等國小自2022年起利用線上視訊,讓同年級學生一起上頭痛的數學課;隔年更擴大為八校參與。

舞鶴國小是參與視訊共學的學校之一,校長連吳卿說,有學生從入學以來就是「一人成班」,等了四年,終於開心地說:「我有同學了!」期末最後一堂課是八校「網友見面會」,雲端同學相見歡,一起測量球場面積、跑道長度。「同學」一詞,變得真實起來。

拜網路之賜,偏鄉小校甚至能跨縣市共學。雲林縣樟湖生態國中小、新竹縣峨眉國中兩校上線學生物,「共享」不同專長的老師——生物課由生物專長的老師主講,理化專長的老師擔任助教;未來也計畫擴及其他學校。小校以「結盟、打群架」迎戰少子化,有限資源更有效率,孩子的教育品質也更有保障。

偏鄉教育需要什麼人才?偏鄉超人老師如何養成?

許多偏鄉老師的一天是這樣:第一次當老師,就得一個人從英語數學教到體育,還有五花八門的行政工作。招生、留住學生,才保得住學校及工作,所以早上得接學生上學、放學再兼「夜光天使」照顧弱勢學童,晚上送學生回家,才能返家備課。

「我是來教書,不是來做服務業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偏鄉教師忍不住感嘆,她在師培體系中所受的訓練、對職涯的期待都是「純教書」;但她到了偏鄉任教,還得身兼社工師、心理師。偏鄉教師得像超人才行。

相較於市區學校,偏鄉學校必須為弱勢家庭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有的老師甚至還親自出馬教學生洗澡、洗衣,但不是每個來到偏鄉的老師,都事先做好「從教室教到浴室」的準備。攝影/蔡宗儒

「聞到學生身上有尿騷味,老師就教她洗澡、洗衣服。」屏東縣車城國小校長王怡萱說,偏鄉孩子的問題,有時是家庭問題。所以,老師到學生家裡,帶著他們全家大掃除,「弄了整整三天」。王怡萱感嘆,家裡過得不好,「幾個孩子總是蓬頭垢面,老師天天幫孩子準備換洗衣物,」教他們建立衛生習慣。

但不是每個偏鄉老師都有「從教室教到浴室」的心理準備。

「有的老師到學生家嫌髒嫌臭。看不起孩子,也沒能力處理,很快就離開。」王怡萱說。

台東大學教育系教授何俊青多次撰文指出,相較於市區學校,偏鄉學校必須為弱勢家庭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不只教育孩童,還要教育家長。」偏鄉教師的專業,不能只在「教室準備好」,還必須「學校與社區準備好」。

不具名教育學者認為,師培機構應該開設「偏鄉師資學程」,培育偏鄉教學所需的各種技能,包括混齡教學、社工與輔導概念等等;上完學程的師資,可在教師證上註明具有「偏鄉教育」專長,享更優渥的薪資福利,藉以鼓勵優秀師資進入偏鄉。

偏鄉孩子需要「超人」老師帶他們飛越山頭。現行法規的培訓機制和聘用彈性,卻不足以讓老師養成足夠「超能力」。攝影/余承翰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王慧蘭說,偏鄉學校的特色就是「校外都是空的」,地方需要的,全搬進校園來──學校變成政府的資源窗口,社福、醫療等業務都堆進學校。「既然和都市學校功能不同,怎麼人員的考量是一樣的?」她認為,偏鄉學校最需要鬆綁的法規,就是「人力聘用彈性」。

王慧蘭說,偏教條例設置的「專聘教師」等徵才管道,全限「師培體系出身、有教師證」的合格教師,但學校需要的並不只是那張證,而是多元人才,回應「學校在社福、地方創生、科技數位等面向的人力需求」。

偏鄉老師被賦予「超人」任務,現有體制與法令就必須成為偏鄉老師的神奇披風,才能讓他們帶著學生高飛、迎向未來的挑戰。

民間已有修法救偏鄉教育的呼聲與期盼——希望師資、人力聘用更具彈性,更強化跨校結盟,讓小校空城再有「人氣」;讓學生不分出身,都享有穩定且優質的教育。

偏鄉教改難_偏教條例未落實條文

全台首次「偏鄉教改大調查」原始數據 公開,歡迎民眾、研究者取用,引用敬請標註來源「願景工程基金會」。

  • 標準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